“在呢?叔爷”
“老头子说你写”
“好的叔爷”
“1956年12月17日农历丙申年十一月初六,今李炳睿家的和李昌河家分灶不分家文书:一炳睿家住原来的屋子,并带着昌溪家的暖丫头住东屋,厨房和柴房现在也归她们两个用。二除了鸡归炳睿家,铁锅一后以及用具留一套以外,其他按人口分。三粮食以粮本为准,炳睿家和暖丫头单独分出去,其他的归李昌河一家。四李昌河每月给老娘3块钱养老费,50岁以上给4块,60岁以上给5块,以及每月给10斤粮食,至于端午、中秋、春节就另算。五在炳睿家生病住院有李昌河照顾并出钱,直到养老送终,否则李炳睿名下的房子不归李昌河以及她的子女所有。”
“叔爷,写好了”
“那是誊抄几份,签字画押后,炳睿家这份,昌河那一份,老头子一份,给街道办事处一份,在写一份交到公安局把粮本分开吧,要不然到时候除了什么叉子说不清楚”
“好的,叔爷。”
“炳睿家的,你领着街道办的同志把家里的东西分一分吧”
“是,老叔”
“河小子呀!不是叔爷说你,你不能只顾着在厂子里上班,也得亲自教养一下孩子,你看老谢家现在是什么情况,不能把孩子都推给妇人管,知道吗?”
“叔爷,知道了”
“再一个,这些年你娘容易吗?你爹走的早,世道又乱,她一个妇人把你们养大不容易,给你娶上媳妇,还给你照顾这么多年的家,你们两口子的做法简直是伤透了你娘的心,要不然她也不会会提分家,可她不还是因为你没有分吗?只是分灶,她也不是不想管你,只是不想和你们家那口子在搅和在一起。她要是真狠心分家,那还会不会顾及到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