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赠送成为习惯,别人会认为是理所当然,就失去了这件事的本身意义了。”
罗国贵又忍不住把罗文当晚辈,语重心长的教育。
这些年,每年年底,罗文都会给村里捐赠一些物品,尽管每次的金额并不大,但确实也是做了的。
“你也别怪你二哥我话多,就连我家老大我都没这么上心过。”罗国贵是真的把罗文当亲人。
就自家大儿子罗月华,罗国贵都没这么好声好气的教育过。
以前年轻时教育罗月华,罗月华如果听不进去,罗国贵直接棍棒侍候,哪有对面罗文时的好言好语,和颜悦色。
没办法,罗文又不是自己亲儿子,不能打,只能好好说教。
“知道,二哥,你对我的好,我都知道,我听你的。
今年就不折腾了。”罗文内心里是很感激罗国贵的。
罗国贵语重心长:“你也别怪我多嘴,这些年,村里大家的日子都过好了,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人在外赚钱。”
“咱们该帮的也帮了。”
“你想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也是可行的。”
“只是咱们不能年年给。这年年给,形成习惯就不好了。”
也不是罗国贵觉得自己有钱了,就飘了。
就说村里的人家,
全村600多户人家,有一部分人家,家里有人在村里的水泥厂里面上班。
剩下的大部分人家都是在自家各个产业里。
比如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在自家工地上干活。
就连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只要他们愿意干,小雨日化厂和嘉味食品厂的活,也是优先选择他们的。
甚至有些60多岁的老头子,家里确实经济困难,需要这份钱养家,
罗文也把他们安排在了工地上,打杂。
比如看看门,看守建材,打扫卫生,这些不需要出大力气的体力活。
要知道工地上即使再缺工人,但上了60岁的人,谁愿意要你呀。
年轻人多得是,又不是真的缺人到非得找60多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