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建筑设计,本来就离不开画图。
这次以图书馆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在活动报名时,社团给参加的成员都提供了设计任务书。
包括基本的设计条件。如红线图、地块指标,设计要求等等。
“接下来咱们来看看平面布局图,这是一层平面图。”君兰找出一张画有一层平面图的手稿,
贴在黑板上给大家展示,并一一介绍:“一层平面图建筑面积为:2950平方米,主要功能……”
台下坐着一排由一位经验丰富、专业素养极高的专业课刘老师以及几位社团核心成员共同构成的评委团。
他们每个人都神情专注地聆听着台上君兰的讲述,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而其他社员们的表现则各不相同。
有些社员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君兰的发言,并目不转睛地观看着他展示的设计作品,时不时还会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还有一些社员则三两成群,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着台上的设计稿,不时发表一下自己对于这套设计方案的看法,
偶尔也能听到几声轻笑或者惊叹声从这些小群体中传出。
整个场面显得既严肃又活泼,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与交流气息。
“先不说这设计方案内容好不好,就说那效果图上的配色、那线条,
我觉得这人还是有点东西的。
如果让我画的话,我画的不一定有他好,
就说那建筑的光影处理,画的确实好。”白雪看着台上的君兰把自己的作品一一贴在黑板上,给大家展示,
忍不住小声感慨了句。
“确实,先不说内部平面咋样,就效果图构图来说,确实画的不错。
就建筑外观设计来说,立面配色、造型也还行。”罗叶看着那效果图也表示认可。
该说不说,这自从电脑制图后,很久没有手绘了,都有些生疏了。
特别是之前忙着高考,也没什么时间画画。
现在好了,自从大一开学后,专业课老师就要求每周画一张钢笔速写,
理由是练手感,免得生疏了。
还不包括每周的水彩课,任课老师也会布置作业,要求每周交一张水彩作品。
甚至还有素描、制图等等。
反正现在每周手绘的时间多的是,根本不怕手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