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怎么就忽然好像如有神助?

几个忠诚的侠客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纷纷抽出佩剑,叫嚷着要去幽州找柳林报仇。公孙硕见状,急忙出声制止,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

“就凭你们几个,还想去找柳林报仇?你们知道他麾下都是些什么人吗?那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虎狼之师,去了不过是白白送死!”

侠客们听了这话,虽心有不甘,但还是缓缓收起了佩剑。庭院里再次陷入一片死寂,唯有老槐树在狂风中摇曳的声响,诉说着众人心中的无奈与绝望 。

晨曦撕开夜幕的缝隙,柔和的光悄然爬上并州刺史府的飞檐。随着天色渐亮,刺史府前的空地上,密密麻麻聚集的百姓愈发多了起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彼此交谈时,言语里全是对公孙硕的夸赞。

“公孙大人真是大好人呐!昨天拿出那么多粮食,让咱们都填饱了肚子。”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浑浊的眼睛里透着感激,声音洪亮地说道,“今天大人肯定还会救济咱们,再也不用饿肚子啦!”周围的人纷纷点头,附和声此起彼伏。

在众人的热议声中,不少百姓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他们三五成群,有的走向附近的树林,砍伐木头;有的就地取材,挖土拉坯,准备在刺史府周边盖房子。“总睡在地上,不是个长久办法。”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边挥动斧头砍树,一边跟身旁的同伴说道,“离公孙大人近一些,往后有个难处,大人肯定能帮衬咱们。”

然而,这些百姓的想法,在旁人看来既朴实又天真。他们似乎笃定公孙硕口袋里有取之不尽的粮食,能让大家永远免受饥饿之苦。殊不知,公孙硕此刻正站在刺史府的阁楼之上,眉头紧皱,望着府前忙碌的百姓,内心五味杂陈。

昨夜从幽州归来后,公孙硕就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柳林虽答应相助,却未给出任何实质性的方案,他不知道柳林究竟有何打算,更担心无法兑现对百姓的承诺。

此刻,看着百姓们满怀期待的模样,公孙硕只觉得胸口像压了一块巨石,喘不过气来。“若是柳林大人食言,我该如何面对这些百姓?”公孙硕低声自语,脸上写满了焦虑与无奈。

府前,百姓们的欢声笑语依旧不断,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却全然不知即将到来的危机。阳光洒在众人身上,勾勒出一幅幅充满希望的画面,可这希望的背后,却隐藏着难以预料的变数 。

烈日高悬,给刺史府前的空地镀上一层金黄。燥热的风卷着尘土,在人群间肆意穿梭。就在百姓们满心期待,围绕着如何重建生活议论纷纷时,人群中突然站起几个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人。他们步伐矫健,身姿挺拔,相互对视一眼后,大步迈向一旁的高坡。

“乡亲们!”一位胡须花白的老者扯着嗓子喊道,声音在空旷的场地上久久回荡,“咱们承蒙公孙大人救济,填饱了肚子。可光吃饭不干活,成何体统?这绝不是咱们并州人的作风!”

“仓廪实而知荣辱!”另一位老人接过话茬,目光如炬,“咱们得去问问大人,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这番话仿佛一声惊雷,瞬间点燃了众人的热情。围观的青壮年们纷纷交头接耳,脸上洋溢着赞同的神情,紧接着,大多数人都跟着站了出来,群情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