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他不慌不忙,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神真挚地回望礼部尚书,言辞恳切地说道:
“尚书大人,这可都是陛下的旨意。陛下委我重任,命我守护幽州,为百姓谋福祉。我等做臣子的,承蒙陛下天恩,哪怕赴汤蹈火,也定要将陛下交代之事办好。想我出身贫寒,本是一介草民,若不是陛下慧眼识珠,关照于我,又怎会有今日的功名利禄?我柳林一无所有,唯有这条不值钱的烂命,以及一颗对陛下忠心耿耿、永不变质的赤子之心。”
这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表面上句句都是对陛下的感恩戴德,将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归结于执行圣意,实则巧妙地化解了礼部尚书话语中的潜在威胁。
礼部尚书听后,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一瞬,随即又不得不陪着讪笑几声。
他心中暗自感叹,这柳林看似一介武夫,没想到应对起来如此滴水不漏,想要从言语上拿捏他,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下方的赛事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
大厅里,学子们激情澎湃,各种诗词歌赋仿若决堤的洪水,滔滔不绝地从他们口中吟诵而出。
有的声音激昂高亢,试图以磅礴气势压过众人;有的则婉转悠扬,以细腻情感打动人心。
“洛阳宫阙映朝霞,玉砌雕栏百万家。”一位身着华丽锦袍的学子高声吟诵,试图用文字勾勒出洛阳城无与伦比的繁华。
“幽州烽火照寒天,战士披霜夜未眠。”另一位面容清瘦的学子不甘示弱,以边塞战事为切入点,描绘出戍边将士的艰辛。
然而,此刻包厢内的礼部尚书和柳林,却对这一切充耳不闻。
礼部尚书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眼神有些游离,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扶手。
柳林则端起茶盏,浅浅抿了一口,目光望向远方虚幻雪景中的某一处,思绪不知飘向了何方。
那些诗词歌赋,对他们而言,已然失去了吸引力。
在这看似公平的赛诗会上,实则暗藏着残酷的现实。
这些寒门学子,以及普通富贵人家的子弟,满心渴望着往上攀爬,翻越那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阶级壁垒,挤入大晋朝顶级权贵的圈子。
可他们哪里知道,自己的命运,往往就取决于这些权贵们转瞬即逝的心情。对礼部尚书和柳林这样的人物来说,这些学子的才华,不过是茶余饭后的消遣。
若能博得他们一时欢心,或许能得到些许提携;若不能入眼,便只能如过眼云烟,消散在这繁华的洛阳城中,继续在底层苦苦挣扎,等待那遥不可及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