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两个地区是要在从撒克逊人手中解放后,会继续独立出来的。
除此以外,天竺次大陆中,还有以一两个邦为主的大民族,这也是大宸共和国联合桑本、佘罗商量出来划分天竺次大陆的民族国家的。
在海岸线地区的泰尔族、卢固族、马雅拉族、古拉特族、纳达卡族、马地族、阿果族。
在北方的阿姆萨族、庞普族、那加族、曼普尔族、米拉姆族。
这些民族都算是大族,当然也应该成为一个国家。但是桑本人和佘罗人可能是比着干,导致这些国家中,很有一些民族被扶持起来了不止一个的抵抗队伍。
这其实挺好,正是张宝安需要的。
这片地区气候好,土地肥沃,粮食产量也高,不多给他们整点儿事情,吃完饭总是要东想西想的,也挺糟心的,不如多参加参加内斗。
当然,大家现在肯定是要力往一处使的,毕竟要先取得独立嘛。
有这个大义作为理由,情况还是非常好的。
很快的时间内,除了撒克逊人最忠实的梵教地区,起义力量竟然有被镇压的趋势以外,其他地方都是燎原之势。
乡下就不用说了,大部分的小城市都已经控制下比起义军的说中,一些因为交通等原因,有撒克逊人驻军的小城市,也守不了太久。
除了梵教地区外的其他地区的一座座大城市,就成了一个个的孤岛,别看现在安全,但是随着物资、弹药的消耗,总有一天他们会被攻陷。
其实。如果撒克逊人的海军还在,也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要知道曾经他们在这里可是布置了一支强大的横亘洋舰队的。
可是世界大战爆发后,不止陆军,就连海军也被他们抽调回去了。
因为他们要封锁莱茵帝国舰队进入古腊西洋的通道。
莱茵帝国的舰队,那可是相当庞大的,而且因为有张宝安的帮助,舰队实力也非常强劲。
要想封锁住莱茵帝国的海军,他们不得不尽全力才行。
这就导致撒克逊人在横亘洋上的海军,已经没有了压制力,所以起义爆发的时候,停泊在军港的军舰,不仅没有抵抗,反而直接启航,向柔佛方向撤退了。
一时之间,撒克逊人竟然压制不住天竺次大陆上,这一次起义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