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宸共和国航天部门空间站项目的成果,一切都按照顺序有条不紊的完成了。
134年8月,凌霄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段发射升空。随后截止到136年末,又总计发射了11个舱段,这十二个舱段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如今的凌霄空间站。
值得一提的是,凌霄空间站的十二个舱段,每个舱段的长度都在10米以上,直径4.5米,内部可容纳的空间面积达到了近3000立方米。
3000立方米很大,看起来可以容纳很多的科学研究人员。可惜的是,因为氧气和补给的原因,这么大的空间站,最多只能容纳20多人在其中生活和做实验。
如果人再多,要么就是制氧循环跟不上了,要么就是补给跟不上,最有可能的是两者都跟不上。
那逗留在空间站的人就只有等死这一条路了。
不过20多人只是表示空间站里最多容纳的人数,并没有真的就部署这么多人,通常的情况下,凌霄空间站中就只有10来个人。
哪怕有很多的实验要在凌霄空间站中进行,科学家们也得排队,等着一批一批的送上去,当然也会一批一批的接回来。
考虑到失重环境对身体的影响,哪怕有锻炼器材,部署时间也不宜过长,大宸共和国航天部门规定的是一年一换。
既然空间站都已经建成了,那么在卫星这一块儿上,自然就更加没问题了。
四年时间,大宸共和国发射的卫星总数已经超过了300颗。
由于没有竞争,哪怕已经发射了300颗卫星,太空依然显得空荡荡的,不像穿越前那个星球,早就挤满了卫星和各种太空垃圾。
这300多颗卫星当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天权卫星定位系统了。
在发射48颗定位卫星,并且成功组网后,达成共和国的军事和生活,就已经迈入信息化的世界了。
再加上通讯、广播卫星等等,张宝安总算是过上了熟悉一些的生活。
这个熟悉,是记忆中小时候的熟悉,都已经是一种朦胧的回忆,但不管怎么样,都要比那种自己从未亲身经历过的时代来的亲切。
航天事业的发展,让大宸共和国的航天部门更加的有雄心壮志。
于是在136年底,大宸共和国航天部门在完成了空间站项目后,又开始了又一个大工程,那就是登月计划。
登月计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哪怕有张宝安这个挂的存在,也做了一个总共耗时10年,分为四步进行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