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其来的举动

李爱国八字眼撇撇,傲慢地仰起头颅道:"谁叫你自己心存恶意?你要是早些积德行善,今天也不至于如此。"

贾张氏将自行车停好,在李爱国面前站住。

果然不出所料。

李家门口的景象映入眼帘。

至少需要扣除三块钱,这笔钱刚好够本月用来购买止痛药。

那是泥瓦匠练习手艺的良机,浪费这样少许的建材,他还指望得到工资?

她始终站立在半月门前守望。

"大约只有一吨,”泥瓦匠谨慎地说出了数字。

那个数目是可以留下支付剩余的款项。

了解整件事情之前,

李爱国如此说道,

听见这样的话,他兴致勃勃地点点头:"好的,如果你能保证让他做坏事,我就答应你。"

……

“什么?”泥瓦匠困惑不解。

收拾好工具,他正打算离开。

稻米无法换成水泥,即使是新中国之后的的地主富商,有时也可能克扣工钱。

明天出发,他就可以前往天津,与胖子进行贸易线路的商讨。

竟没想到,他竟会选择回头假装看见。

“说到公正,那个时候谁能违背对劳动人民的原则?”

……

然而出乎预料的是,

尽管输了气势,但她仍硬着脖子,瞪视着覃昭航。

这是她请外边的居民帮忙造房那次的事情,而且他们以较低的代价获得了这项工程。

每当想起后续遭遇,李爱国下意识地缩缩肩膀。

这次贾家盖房子的工钱在易中海的介绍下,泥瓦匠开出最高的价位,一共是七角。

"哎呀,遇上这种懂规矩的人,我们也没别的办法!"泥瓦匠一手抓着工具叹息着。

易中海双手在背后交叉。

无人能奈何他。

“别管他,那是他的事,与你无关。”

这位泥瓦匠已是少年的导师。

对于师傅来说,徒弟能否有所作为,当然更为重要。

当然应该让他如愿。

原本的事情就足够复杂了。

“你的意思是,我们该用水泥?”贾张氏提议道。

……

出乎意料地,一切发展如此。

行得通的方案。

见此情景,贾张氏再也无法忍耐。

带着刘天全和刘地全的赠礼,她来到刘晓梅家中。

“行!”贾张氏说道:“他先行离开,等你准备好水泥,再来通知他。”

确实,那个技术不济的泥瓦匠,李爱国那样的举动完全说得过去。

王小奎这个年轻的混迹于鸽市的孩子,没有任何正式客源,仅仅是身为某水泥厂的副厂长。

在家里滞留了这么久却仍拿不到钱,让贾氏夫妇为孩子们的学费担忧不已。

目睹了李爱国刁难泥瓦匠的情景,他们内心颇为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