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给出鼓励

此时外头一片嘈杂。

张工已核对接头数量后,站在车子前端,用力一挥手:

“同事们,岩石特性研究团队仍等待我们的救援。”

“现在设备已经运到,我们要做的究竟是什么?”

救援队员们挺起胸膛,振臂疾呼:“救出他们!”

“出发!”

山路是应急开辟的,途中四处都是临时搭起的桥梁,砍断的树木遍野。

这段旅程十分艰辛。

由于车辆沿山谷蜿蜒行驶,山谷又依循山脉的走向而曲折,李爱国很快失去了方向感,只得以路为依据随机停留。

整整五个钟头后,解放卡车终于停下。

下了车,李爱国才发现他们并未到达预想的目的地。

面前是一条险峻山路,两旁各耸立着巨大石块,仅留一条狭缝可通行,连履带解放卡车也难以通过。

显然,救援队和地方的同事们已有准备。他们将勘探救援装备划分为动力单元和挖掘部分分开处理,接着用人力搬运长长的钢管,这样的工程量让李爱国也不禁倒抽一口冷气。

要知道,这些设备足有十吨的重量。即便是分开两部分,每半的负载仍然超过四吨。平均分到每个人身上,这几乎相当于三百公斤。但他们却在崎岖的路上,行走如飞,丝毫不显得吃力,有的甚至还有闲暇点燃香烟,低声哼唱歌曲。

相比之下,后世健身房里所谓的肌肉 与他们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穿过险峻山路,眼前开阔起来,一眼望去是山谷间密布的帐篷营地,大小不一,宛如数不清的毡房,丝毫看不出是救援基地,反而更像是军队的驻扎地。

营地内的同伴早就在焦急等待,一看到救援队伍回来,马上冲过来提供帮助。

设备运回基地后,救援人员稍作休整,啃了些口粮后,立刻开始了救援行动。

那个坍塌的隧道,位于基地前方约两三公里处的峡谷之中。

老猫返回基地分配任务和指令后便悄然离开。

李爱国作为一名特别的调查成员,与燕子共同负责监督整个救援过程。

当然,在出发前,他额外获得了(可能是某种工具)。

“你会使用它吗?”燕子充满好奇地问道。

“哗啦啦~”李爱国解开的装置,扳动滑筒,然后重新装回,推上 ,最后将它挂回腰间的枪套。

“我们可是高手!”他说。

“你肯定是吹牛皮。找个机会我们来比试一下。”燕子把插在腰间,轻巧地整理衣物遮住它,迈步走出帐篷。在阳光下,她的双马尾显现出淡金色的光泽,显得颇为飒爽利落。

抵达峡谷后,李爱国发现这是一座巨大的自然隧道,呈裂缝状,最宽的地方约有三十米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