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清理杂质

最近牛萌没少在背后议论单小林。

总的来说,单小林就是升级版的许大茂。

许大茂至少有个家室,有娄晓娥这样的妻子,外遇就像零食一样偶尔尝尝。

但单小林单身,外遇就成了主食。

他每月工资加上补贴,接近八十块,全花光了。

而且这家伙什么都敢尝试。

能让单小林落荒而逃,韩枝枝的厉害可见一斑!

李小东摸着下巴的胡须,心想韩枝枝其实条件也不错。

维修工的收入也不低,技术好是车间的核心,只是身材偏胖,像有两个于莉那么大。

再加上性格豪爽,才让男同事望而却步。

如果……

咳,我可没打她的注意,想这些干嘛!

李小东回过神,从怀里掏出一叠图纸递给张组长,“这是我新设计的一种随车装置,你看能不能制作出来?”

“才几天就有新项目了,你小子真行!”

张叔摊开图纸在工作台上,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凝重起来。

他指着图纸上的长方形结构问道:“这是水箱吗?”

接着,手指顺着水管图案,一直指向喷水装置,眼睛瞪大:“这是用来给车轮洒水的设备?”

他抬起眼,眼睑微抬,低声嘀咕:“水能起到冷却作用,如果在卡车行驶途中,不断用水浇淋刹车鼓,就能防止因刹车过热而失效。”

“嘶!”

老张说着,不由自主地吸了口气。

他看向李小东:“小东,这东西非同小可啊!”

李小东当然明白其重要性。

吉尔150的设计采用了空气制动系统。

这套系统利用气压刹车,高压气体推动刹车蹄张开,与刹车鼓接触产生摩擦以实现制动效果。

尽管相比二战时期的机械刹车更为高效,制动距离更短。

但也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长时间高强度使用后,遇到连续下坡,可能会导致刹车片过热,制动失效。

特别是吉尔150的标准载重只有四吨,车队装载的货物动辄十几吨。

重物带来的惯性和冲击力使得制动距离增加,刹车系统更容易因过热而失灵。

在北京这样的平原地区,刹车失灵的情况仅在酷暑时节偶尔发生。

而在云贵川的山区,蜿蜒曲折的山路几乎让所有司机在出发前就做好了车辆损坏甚至人员伤亡的准备。

在后世,勤劳的人们发明了喷淋装置,才解决了这一难题。

路边那些写着“停车加水”的招牌小店,正是为喷淋装置提供水源的地方。

作为经验丰富的修理工,老张曾经也是大车驾驶员,自然深知喷淋装置的价值。

他缓缓坐到满是油渍的椅子上,点燃一支烟,眉头紧锁仔细检查。

最后还拿起铅笔开始计算。

良久,放下铅笔,他赞叹道:“李师傅,我服了,你设计的尺寸恰到好处,正好嵌入后轮和前挡板之间,还有那个控制线,藏在座椅下方,通过地板和水箱相连,这样既不妨碍装载货物,也能在驾驶室内操控喷淋装置。”

他竖起大拇指称赞:“绝妙!”

李小东微微一笑。

这可都是用手动计算器算出来的数据,怎么可能出错?!

一汽厂真以为能免费得到我的技术?

李小东问:“你能制作出来吗?”

老张思考许久,跑到后面的仓库里翻找一番,然后回来答道:

“喷淋装置我可以尝试制作,修理车间里各种工具齐全,但要达到图纸上的精度可能有些困难。不如你去找队长,让他向厂里申请,让其他车间的同志来协助我们。”

李小东早就想过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但后来放弃了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