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序章1 逝者如斯

望阙楼 黎九问 1460 字 10个月前

此传闻不论真假,提到谢逝,不得不提以下三件事情。

第一件便是他少时卖蒲扇之事。谢逝七岁,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在俨州集市卖蒲扇,遇到一个出高价买扇之人,那人说是身上没带钱,请谢逝跟他到家中取钱。谢逝急需用钱,便跟着去了。谢逝跟着那人走了很久,走进了深山,来到一处竹屋。竹屋门前立一须发浩然,拄着手杖的老翁,老翁跟前有一局残棋,见谢逝来,呵呵笑道:小友可与我下完这盘棋?”谢逝自然乐意至极,遂盘腿而坐,屏息凝神,与老翁对弈。从日中到日暮,一盘棋竟还未下完。谢逝见天色不早,便起身告辞:“家中老母尚等儿归,晚辈得先走一步。”老翁捋了捋胡须,赞道:“高瞻远瞩,游目骋怀,此子必成大器。”说罢,给了谢逝十倍于常价的买蒲扇的钱,并派人送他出山。

第二件事情是谢逝及冠那年,正值姜国占关中叛齐自立,齐国峳州镇将元政北伐,击败姜国大将付息,驻军扪师。关中父老乡亲争以酒肉相迎,白发垂髫夹道观之。谢逝闻此消息,穿了一身崭新的粗布麻衣,去了元政大营求见。元政爱才,听闻谢逝美名,遂以上宾待之。酒足饭饱之余,元政请谢逝谈谈对时局的看法,元政面对营中一众将领,丝毫不惧,侃侃而谈,针砭时弊,句句在理。元政心中暗暗称奇,脱口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率十万精兵举大义,讨蛮夷,为民除害。关中豪杰却无人问津,这是为何?”谢逝直言道:“您不远万里深入北境,已达扪师,姜国都城近在咫尺,您却止步不前,大家摸不透您的心思,故不敢轻举妄动。”

意思很明显,谢逝希望元政一鼓作气,向肇京进军,只要坚持必有百姓相助,粮草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元政抬眼看了他一眼,默然不语。南齐朝廷偏安一隅,贪图享乐,无力北伐。自己带兵北上,攻至扪师,已是强弩之末。若是硬攻肇京侥幸取胜,关中地区只会落入朝廷之手,与其消耗实力,失去与朝堂较量的优势,不如留底自重。

半月后,元政粮草不足,放弃北伐,准备回峳州。

他派人邀请谢逝小聚。两人在帐中畅饮,天南海北,无话不说,犹如多年知己。待到圆月升空,元政才放下手中酒樽,看着面若桃花的谢逝,慢慢说道:“卿之才华,江东无人能及,不如与我南下,共图大业,何如?”

聪慧如谢逝,自然知道元政今日目的,但他自来时,就做好了决定。谢逝从小饱受战乱之苦,一路颠沛流离,看到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他毕生所愿不过是想大齐能收复故土,攘外安内,创太平盛世,让百姓安居乐业。可南齐偏安一隅,贪图享乐,怕是早已将北方故土和百姓抛之脑后。他想建功立业,却挤不进世家掌权的南齐朝廷。如今好不容易盼来了王师,却非他心中所想。

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抿了抿被酒浸染的唇,恭敬道:“小人今日赴宴,是感大人怀才之恩。但是,小人志不在此,还望大人体谅。”

几番劝说无果,元政也不强人所难,他笑了一声,看着端坐的谢逝,眉眼青涩,却俊美有加,岔开话头问道:“小友今年贵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