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两位工程师在听完张鲁秀的意见之后,都陷入了沉思。
“卢工,张工,现在我们的研究,真的如张先生所说?”
王辉表情有些严肃。
两位工程师之前一直跟着团队在总装准备的一处半军用半民用的研究所里工作,对于团队的进度一清二楚。
“王总,我们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攻克所有模块不成问题。”
卢工十分笃定,“您要对团队的公关能力有信心。”
“没错,买不如造,我们的核心内容一定要抓在自己手里,要不然就像是华为,被人卡脖子卡得那么厉害。”
卢工直接举出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例子。
“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但是我也认为,我们要自己做研究!”
张工看了一眼同伴,语气坚定。
王辉一时之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所有的一切在刘丹的加持下,都推行得很顺利,现在一分厂眼看这就要拔地而起,结果却忽然发现,原来整个研究过程,还有挺大的不确定因素。
当然,两位工程师这么坚持,其实也有他们自己的小算盘。
买?
都买了,他们干什么?
鼎信研究所的全体人员脱离出来和军方合作,但是实际上主力研究人员依然是他们,军方则更多得从军用角度考虑。
这也导致了双方有一些很难弥合的分歧。
众所周知,军用的设备,是不用考虑性价比的。
但是民用的,必须考虑投入产出。
研究人员已经按照军方要求,上交了几个样车,现在一部分研究人员要转而开始投入民用领域的研究,考虑怎么把成本降下来。
这才出现了模块研究受阻的情况。
军用设备上可以用的轻金属材料,放在民用上,成本陡增。
于是,必须要换。
军用设备上模块之间出现冲突时,会有一个明确的先后顺序,因为那是军用。
但是民用又不一样。
“两位老师,同时工作的模块一旦超过十五个,就有很大的几率出现bug,就算你们真的攻克了,也保不齐会出特斯拉那种先后级的混乱,万一出问题,怎么办?”
张鲁秀没有咄咄逼人,只是冷静得陈述事实。
本身就开特斯拉的卢工不乐意了:“谁说特斯拉出bug?”
“没出bug……干嘛要大规模升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