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研究所里几位教授能买得起翡翠华庭的房子,全靠那些工资和津贴可不行。
每一个课题组攻克的技术难关,最后都有可能在和各方的合作下,转化为巨大的财富。
在科学的领域,无分贵贱老幼,一切以成果说话。
“谢谢老师和研究所对我的栽培!”
江静恭恭敬敬地对老师鞠了个躬。
看到学生脸上掩不住的喜色,李教授也跟着笑了。
笑着笑着,他丢出一个消息。
“还有,所里这次评选的先进青年,我们中心的名额,我推荐的是袁函。”
江静一怔。
“我知道,今年无论是在学术论文的数量,还有获得的研究成果上,袁函都不如你,而且我之前还告诉过你我会推荐你……”
李教授看着江静,语重心长。
“会改变主意,有多方面的考虑。最主要的原因是袁函和你不一样,袁函已经三十五岁了,获得所里‘学术杰出青年’这个称号的机会,这是最后一次。”
袁函和她同属于“集成电路”这一组的研究人员,也是李教授的学生,是江静的师兄。
这位师兄属于专业型人才,明明动手能力特别强,可论文就总成为他的软肋,论文数量和质量一直是他的硬伤。
国内的科研环境,还偏偏就特别看重这个,这也导致袁函虽然是实验室里不可缺少的一员,可晋升的前景却不太明朗。
江静脑子里一片空白,看着恩师上下翕动的嘴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