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望着桌面,一伸手拂落了面前杯盘。
沈观裕去了郑王府,没事人儿一样地回了都察院。
皇帝这里吃了药,也听程谓禀报完了经过。
皇帝端碗沉凝片刻,说道:“确定他未曾对郑王做些什么?”
程谓垂首:“不但没做,据说对郑王还十分恭谨。”
皇帝唔了声,也没再说什么。
沈观裕素日行事本就滴水不漏,虽说这事扯上了韩稷,但他暂且忍着不胁迫郑王什么也正常。
他也就不再追究,只着三司加快办理此事。
大理寺一经催促,果然就不敢再拖。
虽说案子查到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一些疑点,比如楚王郑王挟持华正宇的动机,又比如韩稷明明在场却又无人主动招出他跟案子有什么直接关系,上了刑逼得紧了便又交待韩稷如何救人,到底跟楚王之死有没有关系没有人敢说。
毕竟皇帝是皇帝,可韩家手上才真正掌握着京畿命脉。倘若韩稷矢口否,朝中起码有三四成的人会站出来声援,那样的情况下,对自己是完全没有什么益处的。何况掌管都察院的沈观裕还是韩稷的岳祖父,就更不敢大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