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就比方说这嫁妆,六十四抬倒是不多不少——

少的话显得娘家不够重视,有失知州身份。再多些的话,韩家怕是会落个贪慕富贵的名头。对方考虑这般周全,可见那女儿在家是极受宠的,不然也不会替婆家考虑这么多。

以韩伯霖的举人身份能找到这样的岳家,倒也是个有福的。

外面左邻右舍议论纷纷,房间里的韩大太太,也已是风中凌乱——

早听小姑子信中说陈知州家境殷实,自己听了并没往心里去,想着既是做到了五品的官位,怎么可能没有些家底。

等陈秀的六十四抬嫁妆送到,倒也是在韩大太太的预料之中。及至看到陈毓呈上让自己过目的嫁妆单子,韩大太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真是嫁女,而不是炫富的?

但凡娘家陪嫁的家具,全是上好的黄花梨木制成,甚而即便小到一把椅子,都是出自大周朝最有名的宣城府商家。

如果说黄花梨木已是弥足珍贵,能请得动商家人出手,怕是更不知要花费银两凡几,须知道便是皇家与人结亲,家具也是交由商家人协助织造局打理。也因此,在外人眼中,宣城府商家简直就等同于皇家的御用匠人一般。

而想要请商家人出手,一则要准备大把的银两,二则必须是有大脸面的人。而能请动商家人,明摆着告诉所有人,这家人定然不是寻常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