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页

“先生,二叔?”

那边两人终于有了动静,却是同时伸手拽住宣纸,意识到什么又同时松开手,瞧向陈毓的眼睛都是发光的。

杨老先生兴奋的不停拽着山羊胡子,直欲有把下巴完全拽秃的趋势——

原以为是出身于绮罗丛中的富家公子,却哪里知道竟是这般惊才绝艳,老天开眼,自己捡着宝了!

“吾家麒麟儿,吾家麒麟儿啊!”陈二叔则除了颠来倒去念叨这一句,再没有其他的话了。



☆、第 86 章 案首之争

  后街社学的崔世武老先生今儿一大早就起来了。

不怪老先生心急,实在是今年参加县试的人中,就他们学里下场的最多,足足十九个。

说道这种情形,老先生未免有些愧疚,实在是今年下场的人数这么多,委实和陈家有关——

因着陈家的织坊,并一系列善举,无疑令得临河县百姓日子好过多了,才使得这几年来,能供得起孩子读书的人家越来越多。

而相较于学生参差不齐的义学,社学的学习环境无疑更好些。但凡家里能过得去的,出于不想耽误孩子的心理,一般会把孩子送到社学私塾中来。这一点来说,自己所任教的后街社学无疑沾光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