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二人从前也是恩爱非常,但自从隆让太子的事后,李皇后闭宫不出,彼此的关系一度陷入冰点。就算是后来楚承昭恢复身份,李皇后打开了坤宁宫的大门,夫妻之间到底是不比从前了。
是以永平帝也没想到在这种危急关头,李皇后居然愿意来到这大殿之上同他一起面对。
见到永平帝面色缓和了一些,李皇后看着二皇子等人冷冷地道:“什么忠孝礼义本宫也不和你们多说,反正今日你们做出这样的事,也把那些都抛在了脑后。本宫只提醒你们一句,你们的皇子妃、母妃还有冷宫的那位选侍可都在后宫。你们做事之前也掂量掂量,看看是你们的动作快,还是本宫的人手里的刀子快!”
李皇后此话一出,二皇子和四皇子、七皇子面上得意的笑容都是一滞。
第141章
永平帝听到李皇后的话, 面上的神色也是不由一松。
他这几个儿子虽然大逆不道, 但还不至于灭绝人性。肯定不会把后宫里的那些个亲眷置之不顾。而且就算退一万步说, 即便是他们已经坏到了骨子里, 被权欲迷了眼, 不惜牺牲被牵制在后宫的亲眷, 但文官百官在场,他们真要做出这么冷血的事,今日就算真的打着清君侧的大旗夺了权, 顶着这种名声也会被史官记下,遗臭万年。
是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走那到那一步。
殿内一时陷入僵局。
二皇子和七皇子都是面色铁青, 尤其是七皇子,是个什么都写在面上的直肠子, 此刻更是喘着粗气,握紧拳头紧紧盯着李皇后,恨不能扑上去活撕了她。
七皇子是练武之人,又参过军, 上过阵, 身上的威压说是能吓哭小孩儿也不为过。
可李皇后依旧那么淡淡然然的, 对七皇子摄人的气势熟视无睹。
就在局势越发僵持的情况下, 四皇子突然轻笑出声道, “父皇和母后不必如此,儿子们此番前来也并不是欲行不轨之事,而是实在担心外头那愈演愈烈的流言坐实, 只要父皇和母后交出东宫的那位宋侧妃来,此事也就结束了。”
在场的大臣闻言都不由跟着松了口气,能说出这样的话那说明二皇子他们尚存着几分善念,情况并没有糟糕到必须兵戎相见的地步。现下帝后交出宋侧妃也能暂且稳住局面,等之后太孙楚承昭班师回朝,自然能轻易解决这件事。
然而李皇后却没有顺着四皇子的话说下去,而是依旧冷冷地道:“宋瑶乃太孙侧妃,上了玉牒的命妇。岂能因为外头一些没有证据的流言,本宫就把她交到你们手上?这传扬出去,圣上和本宫可还有半分威信?况且现下太孙正在前线浴血杀敌,平定内乱,他日他从前线回来,你让圣上和本宫如何面对他?”
……这似乎说的也没错。怪力乱神之说古来有之,但大多都是空穴来风,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二皇子几个明显是借了宋瑶当筏子而已,帝后若是这么轻易就把宋侧妃交出去,帝后的威信受损不说,恐怕也会寒了上阵杀敌的楚承昭的心。
二皇子嗤笑出声,“不过一个小小东宫侧妃,怎么到了娘娘口中就如此金贵了?娘娘方才不是还拿着福王妃和儿子们的皇妃作要挟?她们可也是上了宗牒的女眷,娘娘以她们为人质要挟儿臣们的时候,可有过想过她们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