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是这么说,宋瑶的心就悬地越高。他答应地太过轻巧了,就像安安无理取闹的时候,他也是这种口吻予取予求地哄着。但宋瑶不是安安,他能感觉到她的担忧并不能成为他前进的障碍……
这个时候的宋瑶无比痛恨起自己的无用来。
一直以来她都是担当着被保护的角色,楚承昭也把她捧在手心里,像照顾孩子似的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就是在真正遇到大事的时候,楚承昭并不会同她商量,只会在自己决定好后,为她安排好一些,铺平后路……
如果她厉害一些,聪明一些,是不是就可以成为他的左膀右臂,成为可以和他匹敌的对象,然后让他听从自己的意见呢?
想到这里,宋瑶脑海里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赵颐宁。
原书里的赵颐宁一直帮着楚承昭出谋划策,为他的大业出了很大的力气,许多事情楚承昭是和她有商有量的。
现在的赵颐宁是楚承昭的幕僚,虽然因为楚承昭这辈子没有遇到那么多波折,赵颐宁的用处也没有得到完全的彰显。但那并不影响他知道赵颐宁的聪明和厉害。
如果是赵颐宁来劝,会不会结果就不一样了呢?
宋瑶决定找她帮忙试一试,若是实在不成,她就破釜沉舟,和楚承昭交代自己穿书者的身份。
第132章
当夜宋瑶和楚承昭出宫的时候, 两人都是心事重重, 坐上了马车, 宋瑶看着被裹在大氅里熟睡的两个孩子, 那种担忧的情绪就更浓重了。
若是只有她一个, 她大概会跟着楚承昭一道去南诏。
这样既不会阻挡楚承昭的雄心壮志, 她也能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他,帮他规避风险——如果这样也没有用,楚承昭依旧要面对九死一生的境况, 她也认了,无论如何都会和他同生共死的。
可是现在不成,他们还有安安和怀远。
楚承昭幼时失去了父母后的境况已经够心酸了, 她绝对不能看到两个孩子也陷入那种境地。
所以翌日一早,楚承昭出门之后, 宋瑶立刻就让人去传信给了赵颐宁。
赵颐宁听说宋瑶找她,几乎是立刻就放下了手头的事情就赶回了盛园。
宋瑶同她已经如家人一般,也不用寒暄,碰了面就屏退了下人, 和她说起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