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这么些年来,永平帝一直没放下隆让太子的死,一方面是因为他真的很喜欢这个儿子。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因为当年他也有过错呢?

那时候的永平帝在还算年富力强的年纪立下隆让为太子。

不过数年,朝中上下对隆让太子交口称赞。

尤其是隆让太子夫妇参与过一次大范围地赈灾之后,甚至有升斗小民只知太子,而不知皇帝。

那时候的永平帝开始慢慢老了,他开始害怕自己这最得意最钟爱的儿子成长得太快,将他取而代之。甚至连隆让太子讨要这枚龙形玉佩,他都觉得太子意有所指,迟迟不肯应下。

所以他眼睁睁地看着其他皇子对隆让不服,放任他们与隆让为敌。

几个皇子的野心被纵容地越来越大,最终便是连永平帝也控制不住他们了,让他们找到了机会害死了隆让太子。

那时候的永平帝才追悔莫及,却也于事无补。

甚至因为他放权过大,连想为隆让太子报仇都施展不开,值得蛰伏了十数年,等那几个皇子放松了警惕,才将两淮的涉案官员一网打尽。

如今他真的老了,力有不逮,想退位了,想把皇位传给隆让的孩子却被处处被掣肘,只能用那种不是办法的办法来为亲孙子铺路。

永平帝目光哀恸地看着玉佩,用喃喃耳语一般的声音道:“隆让,怀远那孩子真的是你的转世吗?你真的不恨父皇,还肯回来吗?”说着他唇边又泛起一点笑,“不管是不是都没关系,等你的儿子坐稳储君之位,父皇就去地下找你,届时总是有办法知道的。”

宝庆公公死死地低着头——吧嗒,一颗泪珠滴在了他的黑靴上,立刻洇成了一团。

第109章

这年京城的冬天来得特别早, 好像秋老虎刚结束, 猛地天就凉了一般。

就如同这天气一般, 京城里的氛围也是一下子就陷入了某个冰点。

宫宴之上永平帝的御酒被下毒的事, 已经传遍了街头巷尾。

京城里的百姓虽然住在天子脚下, 但是绝大多数却是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一睹圣颜的。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对皇帝有着孺慕之情。

这事情一传开, 百姓们就把那幕后的下毒之人骂了个狗屎臭。

后来楚承昭奉命彻查此案,将大皇子二皇子几个挨个请到刑部审问。

这下子更是不得了,民间流言愈演愈烈, 都在说毒酒的事牵涉到夺嫡之争。

估计真凶就在这几位皇子里头了。

于是挨骂的就是这四个皇子了,连一些陈年旧账都被百姓翻出来当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说当年大皇子为了给大皇子妃开辟药田,侵占农田的。有说二皇子结党营私, 揽权过大,包庇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