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扬眉吐气么!
楚承昭自己其实不是很想要这个位子的,这的确是个肥差,但是处理的都是一些不关朝务的事,又繁杂又啰嗦,真正能学到的东西其实不多。但永平帝为他这么安排,也是煞费苦心,想让他早些融入皇室,让其他人不敢再小瞧他。
他应承下来,心里也不见得多高兴。
但看到宋瑶听到消息后眼睛都亮了,他这才跟着笑道:“你这小财迷,叫我猜猜,是不是又在盘算什么好事了?”
宋瑶连忙摇头,说:“没有没有,我就是为殿下真心实意高兴呢。”
楚承昭点了她的额头,将她抱到怀里,问她:“咱们园子里是不是需要再添点人手?”
宋瑶想了想,盛园里的人虽然不少,但得用的,说起来还是只有轻音和飞歌两个。周嬷嬷是长辈,虽然她一直都不肯歇着,但宋瑶从来也不好意思指使她。
她自己倒是不需要人事事都代劳,但是两个孩子越来越大,光一人有一个奶娘显然是不行的。
楚承昭之前就觉得人不大够用,一直没提,是不想别人见缝插针地安排进探子。尤其是他去了内务府,了解到各家的人手规模以后,越发觉得自家有些寒碜了。
不说旁的,就说他那些个堂姐妹,光是嬷嬷妈妈的就有四个,还有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三等丫鬟一堆,出门都是前呼后拥。
如今他管起内务府了,自己给自己家安排人手,便没有后顾之忧了。
所以宋瑶想了想,就说:“那我再要两个丫鬟,另外再给孩子们准备几个丫鬟妈妈吧。”
两人商量了一番,楚承昭说除了宋瑶要的两个丫鬟外,另外再派两个妈妈并四个丫鬟给两个孩子。
等孩子大一些了,妈妈和丫鬟就都给安安使,怀远搬到前院,另外再选其他伺候的书童小厮。
宋瑶也不想怀远长大之后,成为第二个只知道和丫鬟厮混的贾宝玉,所以也应承下来,商量好等怀远三岁了,就搬到前院去住。
正月十五之前,内务府就送过来一群人让宋瑶挑选。
宋瑶看着都齐头整脸的,也没做过这个活计,就让周嬷嬷选了出来。
周嬷嬷选人自有一套方法,她先点了几个看着老实的留下。然后请她们吃了一顿茶点。
茶点上来之后,周嬷嬷借故带着其他府里的人都离开了。
丫鬟和妈妈们也都是经过内务府精挑细选的,人都走完之后,她们并没有立刻说话,无声无息地吃着点心。
时间一点点过去,终于有几个心急的,开始打量起屋里的陈设,还有到门外查探情况的。
在确定没人藏匿着观察她们之后,沉不住气的就开始互相聊起来,打探对方的来历背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