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邵峙行正在和曲俊山讲电话,聊一聊两年前拍戏被道具砸死的吴海义的事。邵峙行基本梳理出事情的脉络,只是缺少黄运杰的背景资料,曲俊山恰好人脉广泛,能帮他捞一捞。
“黄运杰是一个局长的外甥。”曲俊山说,“具体是谁我不好透露,总之他背后有人。”
邵峙行早料到这个结果,他站在窗边,指尖拨棱一下兰花细长的叶片,敛下眉眼:“当时有人追过这个案子吗?”
“你是指记者还是警察?”曲俊山问。
“都有。”邵峙行说。
“我拿到了一份私人的名单,等会儿发你邮箱。”曲俊山说,“这件事不说水很深,至少不浅。”
“我有心理准备。”邵峙行说,“谢谢曲导。”
“你是小邢的朋友,我作为长辈劝告一句,有些事追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曲俊山意有所指,“不一定非要一个答案,善恶皆有报,天道好轮回。”
“曲导,”邵峙行沉下一口气,说,“我觉得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
曲俊山沉默半晌,说:“我的剧组已经与黄运杰解约。”意思是他以后大概率不会和黄运杰来往,也不想再掺合陈年旧事。
邵峙行听出来曲俊山话外的拒绝意味,他说:“预祝曲导成片卖座,生意兴隆。”
收起手机,邵峙行眉间郁郁。
成年人的世界不过一道公式,投入产出是否成正比,产出大于投入就去做,产出小于投入便放弃。
曲俊山不愿找麻烦,他与黄运杰解约规避风险,收益>投入,这个决定是合理的。但若让曲俊山更进一步,帮邵峙行找吴海义被黄运杰害死的证据,曲俊山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吴海义已经死了,黄运杰背后有人罩着,事情已经过去两年,旧事重提的意义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