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当年改娶赵家女,其中缘由,不用多想也知道是陛下与静妃有了首尾。所以才会弃原未婚妻不娶,另娶他人。
假意沉思一番,陛下便准了据九的折子。
赵氏一派的官员皆做鹌鹑状,不敢有异议。
树倒猢狲散,他们的心都散了,只要陛下不贬他们的官已是万幸,哪敢再替赵家出头。
谁不知道前两日马都督被连降多级,贬至七品县令,一家人灰溜溜地离京,连相送的人都没有。听说马家临行前着急嫁女儿,竟是连庶子都愿意。可惜没有一家回话,马家姑娘连庶子都嫁不成。
其实自赵家出事后,陛下一直有立皇贵妃为后的意思。但帝王多疑,有赵家之事在前头,再次立后难免会谨慎一些。
有时候皇帝独自坐在大殿中,会怀念已故的大长公主。
想着若是大长公主在,是不是自己就不用这么多的纠结。转念想想,皇贵妃是大长公主看重的人,本应为后。
却又怕……
有人上折请立,他索性就准了。
册封的圣旨传进后宫,皇贵妃领着二皇子及宫人接了旨。心道自己没有白示好,看来以后得多与玉山郡主亲近。
敬国公看着冷清,对枕头风倒是颇为受用。
立后的圣旨一下,静妃倒是消停了一些。不知是想通了,还是有其它的打算,总之不再闹腾。唯独把大皇子看得紧,一刻都不离开。
皇贵妃闻言冷冷一笑,赵氏倒不算太蠢。
只是她低估了自己的忍性,也低估了陛王的心性。赵家合谋害死先帝,就凭这一些,流有赵氏血脉的大皇子都不可能成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