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也疑惑了:“那是……”
“我只要求郭家那小子立个誓,将来次子姓孙,也算不断了我孙家的香火。”绣衣爹嘿嘿一笑,“若是他们只有一个孩子,那就次孙。我也不求别的,只求老了以后,不至于坟头长草无人理会。”
媒婆有些犹豫:“孙大夫,你说的合情合理。不过,这事儿,我做不得主。我得……”
绣衣爹笑笑:“我也知道强人所难,可我就这么一个要求。其实,以我闺女的条件,也不至于招赘不来。”
又闲话了几句,媒婆起身告辞,直奔郭家,将她与孙大夫的对话一五一十地说与大柱娘听。
彼时在乡下,孩子总是不嫌多的,所谓多子多福便是如此。
大柱的父母听后沉默了许久。大柱不停地搓着手,害怕父母会一口回绝。
“他婶儿,你去给孙大夫说,我们应了,也不是什么大要求。”还是大柱娘先开了口,“谁叫我们家儿子非要人家闺女呢。到时候教他们多生几个就是了,又不是随了母姓就不是咱老郭家的骨肉了。”
大柱爹蹲在地上,没有反驳妻子的话。
大柱扑通一声跪在父母面前,两眼闪着泪花。
母亲扶起他:“跪什么跪!你老子娘还活着呢。”
十一不解,她没有姓,也不明白姓氏的意义。看着他们因为一个还没出世的孩子的姓氏而烦恼,她理解不了这其中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