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隆主任反问道:“要是没确认了真假,我会和你说?本硕博都是哥伦比亚大学的, 三十一篇文章,一类人才引进标准的要求都超了,你就说要不要,要的话我赶紧签下,让去你们医学部报道去。这么厉害的人才,你们要是留不住,我觉得得便宜水木那边。”
李文山主任激动地都开始拍桌子了,“要!要!要!赶紧签了,签过之后就让到我们医学部来!算了算了,我现在去你们人才引进办去,到时候我亲自把人给接过来。”
当时乔知予执意要退学的时候,李文山还劝了两个小时,后来没劝成,他还为了这件事遗憾了好一会儿,现在听说乔知予拿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还发了三十一篇国际顶级期刊,李文山突然觉得乔知予那个退学的决定做得真好!
做得真妙!
妙得呱呱叫!
要是把乔知予留在他们医学部,这会儿还没本科毕业呢!想想与乔知予同级的学生,只有一个学生发了篇SCI,其它的学生多数都是发了一两篇中文核心。
转念一想,李文山主任又有点怀疑自己,京大医学部真的就这么差吗?怎么和人家哥伦比亚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差这么多呢?
咱自个儿培养的博士,别说出三十一篇文章了,就算出一篇《柳叶刀》,那也妥妥毕业啊!
要知道乔知予发表的那四类期刊中,《柳叶刀》是影响因子最低的!
————————————————
李文山主任在人才引进办见到了乔知予。
二人对视一眼,乔知予认出来人,立马站起来,主动伸出手道:“李主任,您好,又见面了。”
李文山主任也在打量着乔知予。
五年前九月底,乔知予走的时候,一身丧气,就如同蒙尘的明珠,若说有什么吸引人,那只能是浅藏眼底的倔强与不甘。
近五年过去,乔知予身上的丧气尽去,整个人变得就如同是一把出鞘的利刃,身高似乎又抽条了不少,全身自带气场。
若问这种气场是什么,大概就是‘名校海归的自信’吧。除了这种解释外,李文山主任实在想不到有什么东西能让人这样脱胎换骨了。
其实,若是让乔知予来说,她并不会觉得‘名校海归’会给她加成什么自信,真正让她改变的,是底气。
于她而言,钱就是底气,华尔街上的empower就是她的底气。
五年前的她倾尽身上的全部资材都在京城买不起一套房,敏|感与卑微让她战战兢兢,而如今的她,只要她愿意,一整套小区都可以轻松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