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夏外公,估计他早就把卢立阳骂的狗血喷头,在数据出来以后,还要羞辱他一番了。

接到了写论文这个活儿以后,肯定会直接和宁老讨论要怎么写,而不是直接出办公室去了。

“罢了罢了,一个祖一个孙,老是放在一起比较也不是个事儿,不同就不同吧,这样反而少点麻烦。估计向往学术的心是一样的。”

虞逐月的这篇论文,出来的很快,对虞逐月来说,写论文就像是吃饭穿衣一样自然而熟练的事情。在数据充足完备的情况下,虞逐月写论文也不过是几天的时间。

写好了以后,给宁老过目了一番。

正文部分,宁老几乎一字未改,主要帮虞逐月修改了署名部分。

本来宁老的名字是要放在第一个的,没想到宁老直接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了核心小组的后面,而且把虞逐月的名字放在了第一个。

这事儿,还是论文出来了以后,虞逐月才知道的。

这种非常前沿非常新的论文成果发表,时间是非常快的,并不像其他的论文一样,可能要等排期等许久。因为新的理念和观点的提出,就是按照时间的来排功劳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重要的论点和定理之类的,其他的人发现和提出只晚了几个月,甚至几天时间。

从虞逐月写论文到论文发表,差不多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这次的论文,虞逐月还准备了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英文版发布在业内的权威刊物上,而中文版也是发表在国内有重要地位的专刊上。

在许多领域,国外的论文专著,都是用英文或者其他文字写的,国内的研究人员要读,就要等人先翻译成中文才行。毕竟许多领域都有自己的专业英语,专门的用词和说法很多,平时专注搞研究的人,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专业英语,所以就有杂志专门请人进行相关的翻译,为国内的科研人员提供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