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妹妹慈琅安静了,到底是小孩,转眼又高兴起来:“妹妹头发黑鸦鸦的,长大让她做皇帝,我要去外面打仗。”说着挺了挺小胸脯,“我听宫里嬷嬷讲过我还没出生时坏人趁着爹爹在辽东打仗攻入皇宫的故事,这回娘走了我也不怕,我在宫里也能护卫妹妹。”
丽妃还想说什么,坤宁宫大院里那一座钟当当当被人摇了起来。
本来是皇后给大家上课的钟,如今宫人们都“毕业”了,那钟就用作开会的钟声。
大殿里人都齐了,一人一把椅子,衣香鬓影亲亲热热。
熙贵妃从长沙府远道而来,她早嫁给了湖广总督卓骐,日子过得很是顺遂。大家有两年未见了,见面分外热情,过去的那些不痛快早就远远的抛到脑后去了。
皇后问熙贵妃:“湖广的纺织厂开得可好?”,
熙贵妃点头:“如今正红红火火,娘娘放心。”她想起个事情,“这回我手头的事情刚毕,我可得申请在大明会计学校读读书。”
宁妃捂嘴笑:“姐姐先前最是不耐烦上皇后姐姐的课,如今大不一样,居然还上赶着上课。”
熙贵妃在宫外生活几年,性子都变得沉稳起来:“江南跟那些个大地主斗智斗勇,我才觉得自己所学甚少。”说着就将自己这几年的见闻一一道来。
江南桑蚕遍布,自古就是纺织之地,穿越众们一开始制订的策略便是从湖广入手,利用湖广类似的自然条件,建立起大规模的现代化纺织工厂,待到形成气候,再倾销江南,将江南的地主富豪一网打尽。
湖广刺绣淘汰了江南的绣坊,进而动摇江南的根基。熙贵妃这次在外面幸不辱命,磕磕碰碰到底将江南的豪强阶层伤了个伤筋动骨。
接下来她便在江南成立新式纺织厂,佃农们转而向熙贵妃的工厂出售蚕丝。
没多久他们就尝到了甜头:国营纺织厂不坑蒙拐骗,不仗势欺人,待到收获季节便派出专门的购销小队划着舢板去各水乡收购。
他们原来的日子可是苦。遇上蚕娘娘显灵的那一年的收成旺了些,便有那些黑心的摊贩来四野压价,囤积居奇,有些骨气的人家丢下农活,自己划着船去城里的作坊里卖,可是不是说蚕丝发乌就是说沾了水,总能想出些法子压价,更有甚者还会有作坊派出打手,将他们的蚕丝直接抢走。遇上年景不好那就更遭殃,一家老小都要饿肚子,甚至有的家底不厚实的人家都要卖儿卖女才能支撑下去。
没想到国营厂里不但不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还设置了“优秀户合同”,也就是说蚕丝老农可以跟厂子签订购销合同,不管市面上的价格如何,都会按照约定的价格收购蚕丝。
还有这等好事?!虽然如果蚕丝收成价格高企他们就有些亏,但万一市面上价格跌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