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眼尖,一眼便看见有人围在一起议论,他忙牵着爷爷去凑热闹。
原来城门上贴着新颁布的政令,就有识字的读书人特意讲解给大家听:“皇上特意新创了“工人户”这一说法,特令天下有手艺的工人可来京中报道,由陈美人进行核准,若是手艺得到了通过,便可在皇上开设的化工厂、水泥厂等上工,并且工人户不用纳税,还可按月从厂子里领丰厚的饷银。”
话音一落,人们便开始议论:
“这是要优待工户啊”
“听我祖上说,当年成吉思汗打过来也是如此,若是会手艺,便能跟在军队后面活命,如果不会,便只能被杀了。”
“工户本来有手艺,比寻常农户赚得多,没有人愿意去呢。”
“这可难说,天下之大,总有人不愿意纳税,或是被土豪欺压,到京城还可留下条活路呢。”
听到这里,锥子摇了摇爷爷的手。老人家也是意动,回家便一家人商量起来。
他们本是祖传的铁匠,却不想前些日子乡中大户看了他娘,大户在他家打了口铁锅,拿走了锅,钱却不给,他爹跟人理论被揍得伤病在床,还是他爷爷聪明,连夜带着家人逃进了县城。
可四处逃亡不是长远之计,总要安稳的待在一地才可开张做生意,不然今日开张,明日乡霸找人掀摊子怎么办?如今皇上的圣旨一下,他们便又连夜收拾了东西,往京城赶。
这道政令一出,先是有京城及附近的工匠们纷纷前来,再过一段时间,便来了各地的工匠,陈美人一一给他们分配活计,即使不合适的,也发放钱粮,或令他们在皇庄里做饭,或让他们子弟在附近学习。
锥子一家长途跋涉,终于到了皇庄。他们的眼睛几乎要不够用了。
只见大片平整的土地,用红砖整齐砌成的砖墙分割出不同的区域。锥子机灵,早从路边两个小儿口里打听出这里有“大明军事学校”、“大明士官学堂”、“化工厂”、“水泥厂”、“烧砖厂”等各种皇上新建的片区。
爷爷摸着红砖不断啧啧称奇:“这得花费多少银钱!”
旁边的小儿是一兄一弟,哥哥嬉笑道:“老丈,这花不了多少钱,如今红砖是砖厂烧制,一天便可制出二十万砖块。”
锥子的父亲铁头砸吧着嘴:“啧啧,这工地,可得多大?”
那应该是弟弟的小童有些胆怯,豁牙含糖,从手指缝里偷看这风尘仆仆的一行人,嘴上却毫不怯生:“老师说了,若是等钢厂建起来,便可日产五十五块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