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明要亡 吃吃汤圆呀 1595 字 2024-03-15

宁妃看着他,出口称赞,心里却想:对啊,你不仅这么想,你还这么干了呢,而且这本书给后世带来了深远影响,还让我在高中阶段多背了一段历史呢。

宋应星又指着一块牌子问:“那克除草是何等意思?”

宁妃解释给他听:“种田的时候,农人最怕就是杂草,可要一一去除实在难,有的农人勤劳还好,有的农人懒惰,任由稗子、狗牙根等长满田地,影响收成。常有人用简易农具或者手拔,实在缓慢,我在研究杂草的生长特性,还能否研究出一种或是喷剂或是遮布等方法,将其去除。”

宋应星满眼崇拜:“娘娘身处深宫,犹记得黎民百姓,嫘祖始蚕,彤鱼司火,俱是为民为国的后妃典范。”

宁妃听得他将自己比作古代贤妃良后,不由得摇摇头:“我当不起那些个荣耀,我只是个平日里爱种些草木的后宫女子,若是能机缘巧合帮上百姓,那是我的荣幸,可并无沽名钓誉的意思。”

宋应星点了点头,后妃懂农事已经是难得,而宁妃还不求名气,让他心里更加佩服宁妃,认定了她是一位不求名利的贤妃。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上宋应星此时40岁啦,为了行文需要,我写他二十九岁。

第61章 现代化队伍

暂不论宋应星如何开始了自己老鼠掉进了米缸里的幸福生活, 每日忙得脚不踏地般的充实。

且说大明士官学堂办得如火如荼,朱烟寒便也在农部旁边划了一块地,要做他长久以来要做的事情:练兵。

长在五星下, 哪个新时代的青年不晓得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名言, 朱烟寒作为一个自小对红色历史熟悉的八零后, 自然也知晓若要站稳了脚跟, 首先手里得捏着军队。可是这大明,可供他驱使的队伍真不多, 勉勉强强有个羽林卫,再就是熊廷弼那支队伍,还有珍嫔娘家苟家,勉强看在珍嫔的面子上会站在他这一边,要论起来忠心度, 可真是唯有羽林卫一支队伍。

可是羽林卫都是些什么人?朱烟寒拿过名册开始清点,有的人早就死了, 名字还在册子上,有的人人倒是在,但是名册上毫无姓名。多半前者是家人在羽林卫有些路子,所以死了也不注销名字, 肯定领空饷;后者呢, 多半是管着羽林卫任命的副官拿了人家好处,便将不合格的人安插进来,可是他又没有能力能真正增减名册,便让那人每日留着点卯, 真正的名册上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