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人人都眼巴巴等着第二道圣旨,朱烟寒在朝堂上又抛出了第二个重磅炸弹:“朕已经宣了郑芝龙进京,不日将至京城。”
大明的新篇章,怎么绕得开郑芝龙和他儿子郑成功呢?
这个人是个海盗,是个商人,是个爱国者,收复了台湾,解救了福建灾民,娶了日本妻子,归顺了天主教,掌握多国语言,驱逐了荷兰人,消灭了海上巨盗,又收容了被满清侵略的南明王朝,可是最终又投降了满清,没想到除了儿子郑成功全家被流放宁古塔,被满清折磨致死。
郑芝龙,是南中国海上的一条白龙,他身上有太多标签,每一个标签似乎都自相矛盾,却都在他身上奇异的和谐共存。
朝堂上知道郑芝龙的臣子大惊失色,纷纷上奏劝皇帝收回成命。朱烟寒无语,问几个反对的最激烈的臣子:“爱卿推荐一个熟知荷兰、葡萄牙、东瀛语等多国语言,既能行船打仗,又能经商做海上贸易,在南海纵横驰骋,官匪皆能结交的人物?”
大臣们蔫蔫儿不做声,朱烟寒笑着道:“你这船啊,要去东瀛还是南下,都得从他那里过,若是不让他捞这一笔,只怕船队连东海都不出去。”
再说了,朱烟寒两手一摊,旨意早就下完了,如今郑芝龙多半已经走到通州了。
没几天郑芝龙就进了京。
这位东南一带人人谈之色变的“海上龙王”并没有传说那般身高八尺,他个头中等,露在外面的手和脸全部是古铜色,显见得是常日日晒的结果,海风吹拂,脸颊有些粗糙,却相貌堂堂,目光幽深。特别是那一对眸子闪着精敏的光,上了朝堂。
周围侍立的官员都在围观,这人裹挟着一道海风,将一阵海风吹进了大明的朝堂,郑芝龙目不斜视,大踏步向前跪在大殿中央行礼:“臣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了吧”朱烟寒也想好好打量一下这个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海上霸主。
郑芝龙此时已经赶走了台湾的荷兰人,率领部下三万余人,船只千余艘,归顺了朝廷。
郑芝龙的目光也没有停着,他目光扫视,看见那立在朝堂一侧做成屏风的《万国堪舆图》,一时很是好奇。
朱烟寒示意旁边的小黄门下旨:“封郑芝龙为闽南伯。”
朝堂上诸臣子倒没有太激动,虽然之前福建总督提议过封郑芝龙做游击将军,不过上下都知道这不过是个虚职,又不给兵又不给将,郑芝龙要带着自己的兵和船去打倭寇和荷兰人,封个虚职,对于朝廷来说倒也划算。
朱烟寒颁布第二道旨意,由懿安皇后和皇后统领海外船队入股事宜。
自古以来从未有过让女人堂而皇之协理此事的先例,有大臣去哭太庙,哭诉牝鸡司晨、妇人乱政,由女人主持,触怒了神灵,历朝历代的朱家先祖定会降下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