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到位了工程进度很快,待她期末考完回来,工厂基础构架已经拔地而起。顺便也从“二师兄”团队里找了两人过来,带着新招聘来的大学生,成立研发团队。
原配件、无尘车间全按专家标准配备,为了保证配件质量,她又亲自带人去南方,挑了几个不同厂家不同批次采购。
同时,为了进出方便,她给自己配了名司机。
“林总,回家还是去工厂?”新来的司机叫小龙,浓眉大眼特机灵,关键开车技术贼好,连老司机林大伯都称赞不已。
雨桐靠在座椅上,舒服的伸直了腿,“先回家吧。”
刚从南方回来,奶奶肯定想她了。
一进门,忽然听见堂屋里有人说话,虽然是陈家坪口音,记忆里却没印象。
“六婶从小看着他长大,干活最舍得出力气,而且咱是一家人,给你们干就是给自己干,你们放一百个心。”
“知道他品性好,可工厂是桐桐开的,我个大字不识的老太婆懂啥?我啊,半只脚踏进棺材,能有口吃的就行,年轻人的事不掺和。”
“不是,六婶,咱不看僧面看佛面,好歹一家人。那陈大亮家的,男人去当分拣工,女人养蜂捉鱼,你们还帮着卖外省去,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你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咱过得不如他们啊。”
“还有那马寡妇,平时病得走路都带喘,这招来干啥,就是个累赘!”
林雨桐不喜欢听这些话,陈大亮家好过,那是因为人两口子能干,公司招人才不管是不是外姓人。“瞧婶子说的,我大亮叔干活一个顶俩,大亮婶子每次寄快递都按重量给快递费,咱们不存在帮不帮谁,这是他们自个儿争取来的。”
她想起来了,上个月老爸在电话里说,村里有人也想让帮忙卖山货,可他们货不好,价又贵,还不给快递费,这不耍流氓嘛!
女人也想到这茬,脸色涨红,“桐桐良心可真好,专扒外姓人。”
林雨桐刚回来,懒得跟她解释,大象才不用在意蚂蚁的想法。
乔大花把女人带来的红糖豆奶粉塞回去,给推出门了。“以前穷得老鼠不进门,现在可好,跟赶集似的。”
“这些个长舌妇,甭在意她们说啥,招工的事儿不用看我面子。”
雨桐点点头,招工可是大事。自从听说他们要建电子厂,整个陈家坪沸腾了。不止同村乡亲,附近十里八村都开始活络起来,抱着大公鸡提着腊肉登林家门。
种果子是能挣点钱,可他们没有白云山,没有特定品牌,价格卖不上去。反倒是男人出去当分拣工那几家,席梦思大彩电小汽车的买回来,大家这才意识到有一份稳定工作的重要性。
一听说林家还要建电子厂,骑摩托车来回也就个把小时,谁能不心动?
雨桐想把厂子建荣安,本也就是抱着造福乡里的想法。工地开工招的建筑工人也是本地人,后来又在镇上贴出招聘启事,凡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身体健康的男女都可以。
但对于军属、孤寡、有子女在上学的家庭,也会适当放宽条件。刚才女人提到的马寡妇,就是男人死了,公婆只顾小叔子,她一个人拖俩闺女,一个初中,一个高中。每年学费就靠她种菜卖,起早贪黑一块两块的攒,村里有些长舌妇笑她想不开,把闺女扔婆家,自个儿改嫁个男人不好?非要这么死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