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林家和张家也不心疼这点钱,跟请村里人帮忙比起来,他们听话、能干,还不会偷奸耍滑说风凉话,提前半个月完成任务,物超所值。
反正以后东西种出来,每年给他们送点,这份好绝对不会忘。
当然,最大的功臣当属沈浪,乔大花给了他两千。
“我在这儿过年,又吃又喝,奶奶不用给我工钱了。”
“傻孩子这不是工钱,是第一年的利息,你一口气借咱这么多钱,放银行还不止这个数呢。”乔大花对他真是越看越喜欢,摸摸他衣服,心疼道:“拿去买件新衣服,开学穿。”
沈浪下意识看向林雨桐,两家人今年勒紧裤腰带,除了大梅买那几件,谁也没买新衣服。除夕早上还在开荒,年初一天不亮就干活,她也没新衣服穿。
可以前的每一年,她都有从不重样的新衣服。
“以后啊,就把这儿当自己家,放寒暑假只管回来,房间还给你留着,生活费没了跟你大伯说,他寄……在学校里别委屈了自己,咱不说吃多好,一定要吃饱。”
这是真掏心掏肺了,沈浪悄悄红了眼。
他颠沛流离二十年,从未被人如此珍爱过,宝贵过。
第064章
学生最怕听的两个字——开学。
过完元宵节, 阳子学校有事先走了, 现在班车方便,大伯只需要将他送到镇上班车站就行。
林雨桐和王小东他们同一天开学, 依然由大伯直接送到学校。
而沈浪的假期长到令人羡慕, 放假最早, 开学最晚,直到三月第一个周末才提要归校的事。两家人给他收拾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包裹,吃穿用一应俱全, 由大伯亲自送他到市里坐火车,买张站台票送到车厢,目送着火车启动才离开。
这是沈浪第一次体会到有人相送的感觉。
送完他, 林大伯又顺道上苗木市场买了些果树苗, 桃子苹果石榴柿子……家里以前也有, 是他上别的村掰了枝条来嫁接的,挂果晚,果子也不大, 每年稀稀落落结几个, 终究没有现成培育的苗好。
这几次每次进城都来买苗木, 整个市场的老板都认识他了,给的也是不错的价格。
又能省下五六块钱,大伯喜滋滋, 看见老妈爱吃的嫩豆腐和豆腐皮,老婆爱吃的红苕粉,各称了七八斤。进入2000年, 养殖和运输方便,普通菜市场也有她们爱吃的虾蟹,但孩子不在家,光大人吃舍不得。
大伯看了又看,最终还是推着摩托车离开海鲜摊。
忽然肩膀被人重重地拍了一下,林大伯皱眉,心道:自己来往市里这么多趟,终于遇上桐桐说的碰瓷儿了?
听说有些人坏得很,专挑他们老实农村人下手,在地上扔十块□□,骗他捡起来,然后赖他偷钱,或者闹着“见者有份”玩空手套白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