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浑身一震,“不怕血流成河?”
“大运河染红了才好,行走在上面的船看到血红的河水,就会想到贪/污受/贿的下场。”刘彻道。
康熙不解,“为何去杭州?”他们此时在扬州。
“打人的人要办,扬州要查,也要让他们误以为我查过,这事就过去了。”刘彻道,“你我到杭州见到胤禛和胤禩,让他俩留下来从杭州查起。”
康熙明白了,“现在回去?”
“等一下。”刘彻道,“光天化日之下敢打人,还没人敢上前劝阻,必然不是第一次。如今被你我的人捆住,知道或认识他们的人一定会去通风报信,看看谁先按耐不住过来捞人。”
康熙:“不用等,于公于私都是扬州知府。”
御前侍卫在扬州地界上弄出那么大动静,哪怕跟扬州知府没关系,他也该收到消息,继而猜到敢动那些人的必然是皇帝。
此时此刻,扬州知府一定正往这边赶。
思及此,刘彻好生失望,“回去!”
走到半路,果然碰到扬州知府骑马而来。
刘彻装作没看见,从他身旁走过。扬州知府见此,也没敢行礼,点破他的身份,牵着马跟着刘彻到行宫。
稍事休息,刘彻就命侍卫把人带上来。
打人的和被打的此时才知道他们遇到皇帝,被打的面露喜色,打人的满脸恐惧,下意识看扬州知府。
康熙注意到这一幕,立刻告诉刘彻,“他们认识知府。”
“没有知府纵容,他们也没这么大胆。就像没你的纵容,曹寅不敢借了皇帑又挪用织造府的银子。”刘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