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叫靖国公想不通的是,他的母亲,他的妻子,甚至他三闺女,在他说起自己的忧虑的时候,脸上都是一副“多大点儿事”的神色。
怎么能这样的冷心硬肠呢?
顾老太太手里头抱着只景泰蓝的小手炉,慢悠悠地说道:“你急什么?当年阿焱,偷着跑去西南的时候,也没有比初一大多少。咱们祖上就是从武出身,老祖宗们刀枪里拼出来荣华富贵。你祖父那时候,也是咱们大凤朝一员神勇悍将。你爹不行,除了生得好些,再文弱不过的一个人了,一辈子靠着祖荫,终究没出息。到了你这辈儿,有阿焱在。可下一辈儿呢?你侄子可是能抡得起枪,还是能骑得动马?”
“初一是我的孙儿,我焉有不心疼他的?可想到往后,沈家门户还要他来支撑,总也要狠下心肠来。比起当初阿焱偷偷跑到西南军中,从大头儿兵做起,初一身边有亲家,有他四叔,你还担心什么?”
靖国公哑了。
怎么好像他娘嘴里,他就不能撑起门户似的?
第122章 侯爷冤枉!
靖国公被亲娘打击了一下,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上都是郁闷。
温氏抿着嘴,想笑又怕丈夫脸上挂不住,生生地忍住了。
“他昨儿就没少跟你抱怨吧?”
凤离昨日归京,靖国公脖子都要伸长了,也没等回沈初一。依着他的性子,这一晚上温氏都别想消停了。
“昨儿个,国公爷歇在书房里头了。”温氏笑着说了一句。
顾老太太哈哈大笑。
要说她这个婆婆做的,确实得教许多勋贵人家的媳妇羡慕。能与儿媳妇相处融洽就很不容易了,更别提与儿媳妇一起来笑话儿子了。
“……”靖国公颇为无语地看着那对婆媳,叹了口气,“我去外头看看。”
步履沉重地要往外走。
顶头儿就正碰上了披着斗篷匆匆进门的阿琇。
“九丫头?”靖国公忙拉住了阿琇,觉得她身上的斗篷上都是一片冰凉,不由得抱怨,“大冷天的,出去个什么?车里也没有拢住火盆?冻着了你可怎么好!”
又小声地对阿琇说道,“阿离平常看着还好,到底是个男人,太粗心了些。”
阿琇:“……”
她爹是受了什么刺激了?原先把凤离夸成了一朵大花儿的人是谁呢?
“车里有火盆的。就是进门这一段路冷儿了些而已。”阿琇扯着靖国公的袖子,“祖母说晚上要吃锅子呢,这个人多才好吃,爹爹不要走啦。咱们在祖母这里蹭饭吃!”
靖国公嘴里说着还有事,脚底下打了个转儿,跟着阿琇又进去了。
他也想听听林沉那孩子怎么样了。
“九儿回来了?”顾老太太看着丫鬟替阿琇除了身上的斗篷,叫她到跟前来了,将手炉往阿琇手里一塞,“先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