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和麝月都是通房,宝钗若是一个都不带回去,别人只怕要怀疑她。所以,她怎么也得赎回一个。只是,相比较麝月,宝钗明显更忌惮自己,毕竟自己跟宝玉的情分非比寻常。所以,便舍了自己。至于麝月,她虽知道这一切,却不会说出来。她自然也不想有自己这么个竞争对手。

袭人明白了一切,却无法。毕竟,她如今还不知道自己下一刻就会被什么人买了去。也许是天不绝袭人之路,宝钗走后不久,黛玉又过来了。她毕竟长在贾家,跟好些人也有些情分,便想着过来看看,能帮一把是一把。刚好就碰见了袭人。既见着了自然顺手就将袭人买了下来。

偏生跟袭人一起的还有周瑞家的。王夫人身边的一把手,黛玉向来对她没有好感,自然就不管了。周瑞家的急了,便向袭人求助,只道只要袭人能帮忙说服黛玉赎她,就告诉一个事关她的秘密。

袭人自然不能轻易许诺,只让周瑞家的先说来听听。周瑞家的无法,只能试试,告知了袭人她再不能生育的事实,以及前因后果。差点儿没叫袭人厥过去。作为一个女人再不能有自己的孩子,袭人满心里都是绝望,从前的所作所为、所有期望都好似成了笑话一般。一个没有了期盼的女人会做出什么来呢?端看宝钗后来那鸡飞狗跳的生活就知道了。

至于周瑞家的,没少帮着王夫人做坏事,谁管她呢?

后面,当初日子过不下去两次来贾家“打秋风”的刘姥姥听说了荣国府被抄家的祸事,带着自己的孙子板儿前来看望贾母。到处寻人打听,辗转了好几日才算是找到贾家暂住的小院子,还带着自家的一些特产蔬菜瓜果。

可惜,贾母装病不见。其实是贾母抹不开脸面。当初刘姥姥去荣国府的时候,府里何等风光。如今,落到这个地步,贾母只觉得刘姥姥是来看笑话的才是。又或者是自己心理过不去,总之,自己不出去见也不叫“外人”进入打扰。

刘姥姥活了这么大年纪,哪里不清楚贾母心里的别扭。也没多说,只叫板儿在贾母门外磕了个头,见带着孙子走了。

又过了几日,便到了贾政和王夫人上路的日子。可惜,不管贾母流多少泪,有多不舍,也更改不了圣旨。贾母没法子,只得在贾政的包袱里多放些银子给他傍身。

可惜,贾母再知晓得多却终究还是个囿于内宅的妇人,哪里知道这被流放的犯人和官差之中的一些猫腻?贾母的银子便是给的再多,也绝不可能真正落到贾政手里。只怕刚出了京城这地界,就得被沿路押运的官差哄抢完了。不仅如此,若是贾政不放手,只怕还得受些皮肉之苦。

还有王夫人,王夫人可是最爱财的。性命和银钱相比,贾政发现了自然会放手,王夫人可就不一定了。若是到时贾政放手了,王夫人却执意不松手,还有的苦头吃呢!到时候,只怕就是这些官差对着王夫人当面上演教做人系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