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带着孩子刚坐下来还没吃,刚拿起筷子,就看到城中的仆人骑快马来了。

这仆人急急慌慌地冲了进来,对守在门口的丫鬟婆子们说,“快把老爷请出来,有京城吏部的公文送来了。”

林如海早就听见了,赶快扔下筷子,对贾敏母子几个说,“你们先在庄子上坐着,我先回城中看看。”

带着人骑马回城了,大半夜的庄子各处已经开始点灯,城中的人又来了一趟。

这一次是来找贾敏的。

丫鬟们进来传话,“刚才老爷派了管事儿过来,说是接到公文,礼部出缺,吏部推荐老爷,皇上那里已经准了,咱们要回京城了。”

贾敏赶快让丫鬟们打点行装,明天一早就回城去。

这寄居的道士听说了之后出来和她们母子几个告别。

贾敏本来想和这道士说几句客气话就带着孩子走的,突然间想起道士给女儿批的命数,就忍不住问这道士。

“您说我女儿这下子迫不得已要随我们夫妻两个回京城去,这怎么才能化去劫难呢?”

“贫道昨天想了一宿,只能让会爱晚点儿成亲。”

贾敏有点儿犯愁,“您说这晚一点晚到什么岁数,十六七还是十□□?再或者二十往后?”

“二十前后吧,婚事要三思。”

贾敏明白了,女儿这一劫难就在婚事上。转眼看到大儿子,心想,先有大的成亲了才能轮到小的,不管外边谁问,就说先把儿子的事儿办完了再考虑这丫头的。

临走的时候跟庄子里面的人交代,千万别为难这一位老道长,如果他想走,一定要奉上金银盘缠和衣服。若是不愿意走,就让他在庄子里住下来,任何人不得驱赶,还特意留下来了一些金银,专门送给这位老道士。

随后就带着儿女们急匆匆的走了。

回到家之后,林如海想了一会儿,让大儿子和管家一块儿回京城去。

姑苏这边还有一些事情要和下一任官员交接,让大儿子和管家速回京城,一来是看看房屋是不是需要修缮,二来也是跟亲戚朋友打一声招呼,自己就要回京城做官了,这前期肯定要跟亲朋们说说的。

看了看儿子,如今十多岁了,也算是一个小少年了,这个时候也该出去为家族奔走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去多见识一些,也比你闭门造车强,你年纪还轻,到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事要问问管家再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