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木林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在他的心中一直认为对家主的尽忠是天大地大的事,让自己的孩子为家主尽忠而死是最为荣耀的死法,绝对好过将来背叛家主,(以枫这孩子的心性,对樱木家的叛离是迟早的事)一家人都为人不齿,正因为他爱自己的孩子,不能忍受孩子被人说不忠,又及如今泽北步步紧逼,无可奈何之下他才想出这么个法子,在他的心目中正因为爱这个孩子,才想让他以这样一个尽忠的名义而死去。(史书上这样中了忠毒的人数不胜数,不少人为了一个忠字,莫名其妙把自己的妻儿杀了给一个没落的家族或王朝做不必要的陪葬。其中不少人尽忠的对象还是暴君昏君,连希特勒这样的人物败亡时还有人不但陪死,连自己的妻子,以及年幼得无需承担大人罪责的双生儿子也毒死。尽管有不少人劝他,并愿保护他的孩子离去,他仍固执己见。)
枫不去看樱木林听了他的话后脸上难看的表情,他很明白自己的这个父亲认为为自己选了这样一个死法是天大的荣耀与恩典,自己应该三呼万岁谢主荣恩之后再把脖子伸出去的。他在心底对自己冷笑:“曾经有一位将军,公正无私,英勇善战,为部下所爱戴,有一天奸臣做乱,把将军所守的城团团围住,围困了好几个月。军队久等缓军不到,军中粮草用尽,战士斗志全无。这位将军为了激励士气,就把自己的爱妾杀了给众人吃。众人全被将军的决烈所感,拼死守城,直战至最后一人。后来将军屡被追封,天下人都传诵他困守孤城,至死不屈的事迹,父亲以为如何呢?”
樱木林开始后悔让这个孩子看了太多的书,知道他说的是曾发生过的史实,却猜不透自己儿子脑子里想的是什么,为什么提起这件不相干的事。只是凛然说:“这位将军为国尽忠的义烈自然是千万人的榜样,不论正史野史提到这这位将军也多是赞美,这还用多说吗?”
枫唇边弯出一个不明显的弧度,无人看得出他是否是在冷笑:“是啊,这真是位了不起的忠臣,为国家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不过当这个忠臣的爱妾是否太凄惨了一点。所谓忠良义仆都只是远远让人敬佩的,千万别想去当他们的亲人,否则不知何时,就给他大义得灭掉来成全他的美名了。父亲,这一点可和你一模一样。”
樱木林心中不解,同样是书,为什么不同的人读来就完全不同呢?樱木府的书他多也看过,从中学到的是忠义仁信,礼义廉耻,怎么这个古怪儿子偏能读出这样的古怪念头,古怪想法。
枫漆黑如夜的眸子注视着他:“忠心是可敬的,可奴性却是可鄙的。你被樱木家教成了一条狗,完全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你要做奴才,是你的自由,但不该娶妻生子。即然你心中只有一个主子,连为人夫为人父最基本的责任都没有尽,还有什么资格要求你的儿子为你所谓的忠心去死。”
樱木林这个被固有忠孝观念绑得死死的人,听到自己的儿子用这种口气对自己说话,气得发抖:“你这个逆子,你不但对主不忠,还对父不孝,象你这样,将来不知会做什么败德丧行的事,倒不如让你为少主死了来得荣耀,纵然你不愿,但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由不得你。”
2006-5-5 23:19
7 回复:
枫极冷淡得道:“父亲忘了上面一句。”
樱木林一怔。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父亲即认为这些话都是对的,又何须念念不忘为被君王下旨处死的主人报仇。”
樱木林一时无言以答,好久才挣出一句:“那不是圣上本意,全是受泽北馋言所惑。”
枫心中冷笑连连,真不知樱木林这么大的人脑子长到哪里去了,稍知史实的人都知道樱木经天的盖世功劳以及手握的兵权才是他致祸的根由,他有了造反的威望,造反的力量,这就是他的罪名了,又何须泽北去进什么馋言,可怜的泽北也不过是个被聪明的君主利用的大白痴而己。但这话他是不会去说的,说了樱木林也不会听,不是他听不进去,而是他多年所受的忠义教育使他自己不让自己听进去。樱木家对于如何当一个让主子放心的奴才做得不成功,但教育一个让主子放心,心中只有主子的奴才却做得成功之极。早知对于甘心折腰为奴的樱木林说任何话都没有用,也大违他一向不对白痴说人话,冷言少语的性子。只是不管如何这个人也是他的生父,纵然并不留恋什么父子之情,纵然将要斩断一切,但至少他尽过人事了。
在这个国家,国君对臣下,家主对家臣,无不不遗余力得灌输忠义的观念,主人要你死,你不能不死,不问是非为主人而死也是应该的,这样的忠心之道深植在樱木林心中,所以明明知道枫言语之中暗指什么,但,对君王的不敬之念相弑之意别说是提,便是想也不敢想,只好把所有的报复和仇恨全放在泽北身上。可一时之间却又找不出什么话来与枫争辩,也发觉自己这个孩子聪敏过人,脑蕴极博,自己未必辩得过他,所以只得不住用眼瞪他,希望可以吓住他,心中却在暗叹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聪明偏不肯用在正途上。
樱木林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在他的心中一直认为对家主的尽忠是天大地大的事,让自己的孩子为家主尽忠而死是最为荣耀的死法,绝对好过将来背叛家主,(以枫这孩子的心性,对樱木家的叛离是迟早的事)一家人都为人不齿,正因为他爱自己的孩子,不能忍受孩子被人说不忠,又及如今泽北步步紧逼,无可奈何之下他才想出这么个法子,在他的心目中正因为爱这个孩子,才想让他以这样一个尽忠的名义而死去。(史书上这样中了忠毒的人数不胜数,不少人为了一个忠字,莫名其妙把自己的妻儿杀了给一个没落的家族或王朝做不必要的陪葬。其中不少人尽忠的对象还是暴君昏君,连希特勒这样的人物败亡时还有人不但陪死,连自己的妻子,以及年幼得无需承担大人罪责的双生儿子也毒死。尽管有不少人劝他,并愿保护他的孩子离去,他仍固执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