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道:“儿臣也听说了一些。”
明熙帝问:“你怎么想的?”
大皇子有点迟疑,但还是道:“儿臣认为,江浙官员虽然结党,但,也确实有能力,且人数众多,宜稳不宜动。杨显荣四人正在被清算,江浙派已受重击,余下的人也受牵扯,此时应适当安抚提拔,平稳且快速过渡,方能确保政令通达,不至于因为朝堂动荡,影响百姓……”
明熙帝深深地看着他。
仁厚吗?
他心系百姓,顾念朝臣,确实仁厚。
可,正确吗?
正确不正确,还真不好说。
虽然有珠珠的先知在,明熙帝心中已经偏向于顺应天意,立四皇子为储,可对于占嫡占长的大儿子,深心里,也实在是不愿也不忍放弃的。
可是今天,他第二次,深深感受到了这种执政理念的南辕北辙。
要知道,治国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时常需要壮士断腕。
国力有限时,没法让每一处都能正常运转,那就只能忍痛放弃一部分利益,来求得更大的回报。
如今之事也是一样。
问题的关键,从来都不是江浙派啊!!
党争是永远避免不了的,什么派全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