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纷纷掰开寿桃,看到内里的桃肉时无不惊叹做寿桃人的手艺。
做一个惟妙惟肖的寿桃不是特别难,难的是掰开桃子后露出跟真桃子一样的桃肉来。
吃过桃儿的都知道,除了黄桃外,其余桃子的桃皮和桃肉颜色是完全不一样的。
吃过国宴的苏老和方南国等人都忍不住赞叹林四月的手艺。
“四月丫头,你这手艺是跟谁学的?”苏老好奇的问。
林四月如实道:“我是跟唐舒文大哥的家人学的,胶东那边流行做各种形状的花饽饽,唐大哥跟巧慧结婚的时候我不是去了嘛,然后就跟唐家人请教了。”
林四月说的是真话,但也不完全是,她能做出让人惊艳的寿桃来的确是跟唐舒文的母亲学的没错。
不过唐母也只是能把寿桃做的惟妙惟肖,但也只是形与表皮而已。
林四月做的这个寿桃让人惊艳的地方是在内里。
林四月在上辈子看过一个叫做《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纪录片,其中一期就是讲我国南北方的面点。
开篇就讲到了胶东的花饽饽,电视画面上出现了各种惟妙惟肖的寿桃,面苹果,面梨等等,它们不光表面看着跟真的似的,掰开后内里的肉跟真的果肉颜色一般不二。
胶东花饽饽是当地的特色,姑娘出嫁后年初二回娘家都要带着自己做的花饽饽的。
手艺好的人家做的饽饽种类当然就丰富一些,手艺不好的做的饽饽就会简单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