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文瑾温温一笑,“迟早是他的妻。你倒多余解释了。”

莫乾欲言又止,并且唉声叹气,“瑾主儿,你”

文瑾不解地问:“怎么了,老莫?为何叹气成这副样子?好似我要倒大霉似的。”

老莫叹口长气,“没,没什么。瑾主儿记得酉时回宫,去御书房面圣呢。”

御书房?!

文瑾心口惴惴不安,她为君上伴读十数载,但已经几个月不被允许踏入御书房了,君上怎生突然准她进御书房呢,从御书房和他一起去找张院判看脉吗,“嗯。好。我知道了。”

老莫便边回头看文瑾,面有深忧地回宫去了。

文瑾与老莫分手后出宫,打西南那边驱来一队兵马,一路驰进宫门,官兵大哥口中叫着:“让路,让路!”

又有几个外来的百姓在说着:“这些兵是淮南南郭回来的,听说淮南南郭出事了。赈济粮出问题了,快吃死人了,老百姓大片大片地倒下!肠穿肚烂的,好像婴儿也吃坏了不少。皇上昏庸无道,嫌刁民难养,要血洗南郭,铲除贱民呢!天啊,有个这么坏的皇上,真是苍生不幸啊。”

又有人说:“圣女都从寒山下来为民祈福来了。国师也被惊动了的!”

文瑾没有听清,但一听淮南就上心了,她希望淮南好,淮南南郭不好,她就害怕有祸事上头,而且傅景桁心系百姓,不是坏皇上,她凑过去拉住一位百姓问道:“老乡,敢问淮南南郭一带出什么事了啊?”

“不晓得不晓得。小姑娘,不要问了,免得惹祸上身呢。”百姓不敢多说,说了几句不知道不知道便连忙跑了。

文瑾心中便惴惴不安了起来,半月前君上给刘迎福和子书把庆功宴都开过了,怎么会出事呢,她到底沉住气,压下心底的惶惶不安,先去断桥胡同的铺子坐了片刻,铺子装修好了大半,房东凌彻常来监工帮衬,没有什么纰漏,便又回到薛府前院里。

进院看见玉甄正趴在连接前院和后院的墙头上,羡慕地看着后院那边薛玉林穿着国子监校服在院子里骑小木马玩的样子。

宝银也趴在墙头上往后院看薛玉林玩小木马。

文瑾立在院里看着弟弟羡慕薛玉林的样子,特别心疼,就叫了一声:“玉甄,宝银。”

第79章 你真好

玉甄听见阿姐的声音,小脸上一阵慌张,马上咚一声从墙头跃下来,对宝银说道:“宝银,蛐蛐儿没抓到啊。哥哥去那边树底下再给你找找去。”

宝银没有拆穿哥哥的谎言,只说:“行,哥哥,你去那边树底下抓蛐蛐儿吧。我可太喜欢蛐蛐儿了。”

玉甄走到文瑾跟前,没事人似的笑着说道:“阿姐来了,我在和宝银抓蛐蛐儿。今日功课我们都做完了的,老师给了个好字。阿姐要检查功课吗?”

“阿姐相信你做功课很认真的。”文瑾摸摸他的头发,把他拥在臂弯,温柔地问她,“你想去国子监念书,羡慕玉林的校服,是不是?”

玉甄点了点头,又摇摇头,生怕给姐姐添麻烦,“没有。阿姐给我请的老师,已经很好了。在家里学习念书也是一样。学到的知识是一样的。”

“国子监里有苏太傅。还有万卷书。各种典籍,还有名门子弟,还可以有机会面圣被君上提拔,环境自然和家里不一样的。”文瑾叹了口气,太傅是自己的外祖,可惜母亲出事后就疏远不走动了,外祖那边也并不喜爱他们三个,“家里老师如何可以和苏太傅比呢。阿姐知道你的心事,你希望得到苏太傅的认可,做他的得意门生,是不是?”

玉甄眼眶红红的,倔强的不肯承认,小声道:“阿姐。”

“哥哥怕阿姐为难,才不敢和阿姐说他想去国子监念书的事的。”宝银低声说:“因为薛家就只有一个名额,薛大人往国子监上报的时候,就报他只有一个儿子,就是薛玉林还需要念书。哥哥的名字薛大人没有往国子监报的。我的名字自然就不必说了。薛大人认为女孩子不需要读书的。”

“宝银,不要再说了。阿姐已经够难的了。还要阿姐因为我们念书的事情去求爷爷告奶奶的吗?我们要懂事哦。”玉甄连忙阻止宝银。

宝银便不再说了。

“玉甄,小朋友还是不能太压抑。姐姐希望你童年是无忧无虑,是快乐的。”文瑾摸摸玉甄的头,“我去找薛大人谈谈吧。阿姐有办法让他往上面再报二个名额的,有他的推荐信,国子监定会收学生的。我们家玉甄和宝银,这么好的苗子,不上国子监就可惜了。本来能当状元探花榜眼,耽搁了怎么办?”

玉甄眼睛发亮,“真的吗阿姐?我真的有机会去国子监念书?阿姐认为我有机会状元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