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你们再看这后半篇,简直是一派胡言!”

“未见得吧……”这时一个轻飘飘的声音打断了同考官怒气磅礴的控诉,众人不敢置信地看向发声者,竟然是主战的定王?

刘衍专注地看着策问,眼中毫不掩饰惊讶与欣赏。

“无常有之敌,有常有之利,蛮夷之敌我,盖因无共利。”刘衍微微点头,“如何生共利?策问中也说得极为明白,开通商路,互通有无,人心思安,蛮夷若能从贸易中得到超过战争能带来的利益,便不会想着杀戮与掠夺了。”

“南越看似贫瘠,却蕴有宝库,若助其发展,则可引为臂助。”

“其下详细列了不少方针细则,确有可行之处。”

一个同考官不以为然:“然则教化未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刘衍接道:“于是其下又说了最重要的一点,以我陈国之儒道,教化蛮夷之民,以儒为教,就如西域以教立国。如今北凉、南越皆教化不足,而两国之民多对陈国的教化心生仰慕,百姓若学会了礼义廉耻,心向圣贤,便是同宗同族,心不思异了。”

众人皱眉沉思,却还是心存疑虑。

刘衍轻轻说道:“我们陈国当年,不也是数个小国合而为一的吗?”

刘琛道:“是战争让陈国大一统。”

刘衍笑道:“陈国的大一统,是经过了许多年的内乱,直到以儒立国,才民心归一。”

说到此处,不少考官便点头附和了。这策问的内容多为推测,但刘衍所说,确实有史可循。

“西域荒芜,却以教立国,民心归一,这便是信仰之力,而只有教化的力量,能让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