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军和卢支书头疼。
徐建军想了下就说:“公社考量的也对,咱们是社会主义,讲究共同富裕,不能咱们过的好了就不管周边的其他人,互帮互助是应该的。况且咱们村子读书的人少,也不一定能凑够老师,也该让其他人参与进来”
觉得而吃了亏的人才不搭理呢,反而反驳道:“那照你这么说,隔壁西川镇早就建砖厂了呢,也比咱们公社富裕多了,咋没见人家帮一帮咱们公社啊!而且要是咱们只管自己村里的孩子,老师指定够了。”
徐建军:“呃……”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只教咱们自己村子的孩子,需要几个老师?”程建功看着徐建军不知道怎么解释的模样,就接过了话茬道:“咱们村也就百十来个孩子,能上学的还要再少一点,可能就五六十个,刚刚好编一个班,就俩老师甚至一个就够了,可是要是建学校,招收周边其他村子的孩子呢,到时候恐怕要有几百个孩子上学,至少要编五六个班,那需要的老师至少十几个,你们觉得哪个对咱们村子划算?”
四周的人沉默了,默默算了会儿后,发现好像确实是后者对村子划算些。
“可是就算这样,学校是我们咱们村子自己建的,不管是公社还是其他村子都没帮忙,凭啥一张嘴就要那么多工作岗位走!”还是有人觉得不舒服。
程建功就说:“不是你们这样想的。”
“不管公社和其他村子给不给帮助,建学校是咱们自己的决定,为的也是咱们村的孩子的将来,招收其他村子的学生只能说是顺便,所以现在不能怪人家不给帮助。”程建功给他们讲道理说:“而且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咱们村真的把持着所有的工作岗位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其他人摇头,程建功又道:“刚刚说的别的村子的孩子不来读书还是小事,但是读书上学事关的是国家的教育普及,这才是大事。”
“对于公社来说,因为目前只有公社有学校,而我们这些下面的村子由于距离公社远且路不好走,所以孩子读书的情况少还能勉强成为他们在教育工作上做的不好的一个理由,可若是我们村子建了学校了,但因为把持所有的工作岗位导致周边的村子不许他们那里的孩子来我们这里上学,然后也不去公社上学,你们知道会引发什么后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