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页

“微子启弃国而逃,后投于周王,这样的人当真适合做君王?”乔微道:“其父师尚知: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遯。微子启身为商王帝乙之子,生下来便受臣民供奉,受恩于商,可其劝谏不了帝辛便起身逃跑,至国家于何地?百姓于何地?”

“箕子、比干是忠臣,可微子启不是!”

“房先生说微子启仁德这没有问题,可是若说微子启忠君爱国恕我不能苟同。”乔微高声道。

这话让房礼无话可说,一个连国都不要的人,又如何做好君王?

“古之帝王皆是选举贤能,禅让之制,先后有尧舜汤禹等古之先贤,可见选用贤能者为王,是治国之本。”房礼没打算和乔微就帝辛的事情纠结下去,他很快换了个方向。

“房先生是想要恢复禅让制吗?”乔微玩味地看向房礼,这位房先生是大儒,但当了那么长时间的大儒却没有在官场上闯出名声,不是能力不够就是把书读傻了,显然这位房先生就是后者,居然推崇起禅让制来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房礼被乔微问得心中一惊,他是向往古之先贤时代,但是再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说要恢复禅让制啊!那不就是没事找死吗?

“那房先生是什么意思?”乔微很有耐心的给房礼提台阶下,好心让他解释。

房礼擦了擦额头的汗,赶紧道:“子夏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可见选用贤能之重要,只有选用贤能才能成人,才能治天下。”房礼接着道。

“房先生好似没有理解这句话,此话是说君王选用官吏应当选用贤能者,并非说臣子推举储君要用贤能者,这个地位可不能颠倒了。”乔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