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药农也需要收入来过年的。

想想那几乎是翻了两番的药材产量,贾荟感觉有些头疼,她问李明清,“李厂长,之前不是同苏北的谢医生说好了,要在咱们关中制药厂多开几条生产线?生产线你们开了几条?”

还开生产线,八字都没一撇呢!

李明清不敢同贾荟说大实话,只能委婉地表达,“设备已经买回来了,可是省里之前给的指示,不是说要贴合四所高校的研究方向?做那什么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萃取工艺?目前那四所高校还没给出结果,所以进度一直都卡在这儿。”

“那让那边先研究着,你们先按照蜀光制药厂的那一套搞起来啊!活人还能被尿憋死?想飞是好事,可起码得先走稳当了吧。四所高校是很厉害,可这技术……我一个外行都听着不靠谱,让他们慢慢研究吧。”

“你们生产线必须得开动,不然今年怎么给省里交代?药农种的药材卖不出去,明年怎么办?李厂长我和你说,省里一直都盯着关中制药厂呢,你们牵动着全省大几千万药农的生计问题,要是出点差错,你想想该怎么给省里交代吧。”

电话被挂断,李明清无语了大半天。

他想找贾荟商讨一个章程出来,却没想到贾荟半点儿有用的建议不提,反倒是给他施加了更大的压力,问题没解决,他心里却越发慌了。

李明清决定亲自去一趟蓉城,借着与蜀光制药厂友好交流的旗号,学一下蜀光制药厂的管理经验和生产经验,先把买回来的设备都用起来。

当然,还是得堵一下谢芸,找谢芸拿到批量生产用的方子,他可没往谢芸之前给的承诺。

至于那四大搞笑的化学系和药学系,这会儿已经在李明清心里贴了个‘不靠谱’的标签,都研究这么久了还没研究出来,这能叫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