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数学学的怎么样?”
刘莉叹气:“别提了,以前我觉得我成绩挺好,也靠自己考上了初中,重新拿起书本应该挺容易,这会儿学到真正的初中数学才觉得难。”
前些日子她也学数学,但是主要在复习小学数学。
“好在有妹妹教我,否则我真是一天都学不下去。”
“你加加油,争取明年期末参加考试,拿到初中文凭。”
初中文凭?刘莉现在觉得太为难自己了,她连初一的数学都还没学完。
“想想你的工作。”
“对,我的工作。”
老娘说的对,打铁还须自身硬,如果自己有个初中文凭,凭她小姑子夫妻俩的本事,还能给她弄不到一个工作?
“我明天继续努力学。”
张建山笑着给媳妇儿鼓劲:“就当给胖胖做榜样。”
刘莉笑着白了男人一眼:“行了,别给我灌水了,我这么大人了,这么点事情我难道拎不清?走吧,去洗洗手,看看妈那儿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张惠盯着她妈放油,煎鱼骨头的时候,一半猪油一半菜籽油,鱼骨头煎得两面金黄捞起来,锅底的油把切好的酸菜酸萝卜酸姜炒出香味,鱼骨头倒进去,再倒入一大壶开水,锅底猛火急烧,锅里的汤底很快变得浓白。
切好的各种蔬菜丢进锅里煮一煮,煮的差不多了用漏勺把菜和所有的料捞起来,锅里只剩下浓汤,再调味,最后才把鱼片放进汤里滚一滚。
张建林揣着手围观他妈下鱼片,抖腿:“看看,只要油和调料放够,一样的鱼煮出来的酸菜鱼,就大不一样。”
张建林是在说原来她妈煮鱼,舍不得油和调料,恨不得只撒一撮盐水煮,和今天的酸菜鱼,简直不是一道菜。
陈丽芳骂了句:“你有多大的家底?还以为自己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还站在这儿干什么?马上起锅了,赶紧端碗拿筷子,准备吃饭。”
“您老人家说的是!”张建林抓了一把筷子,端起碗跑了。
今天的这个酸菜鱼味道好,桌上都没有说话的声音,大家都埋头苦吃,嘴巴一点不得空。
张惠现在胃口大开,坐着的时候没注意,站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吃撑了。
“江明彦,我们出去走走。”
“你等一会儿,我给你拿一件厚点的外套。”
“好呀。”
张惠乖乖地站在原地,等江明彦给她拿外套。
看到小夫妻俩出门,陈丽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他们俩要是一直能这样,我就放心了。”
张高义说:“小江也当了咱们家这么久的女婿了,他什么为人你不清楚?”
陈丽芳不以为然:“现在好有什么用,日久见人心,咱们再看看。”
嘴巴不说,陈丽芳心里其实对江明彦很信得过,特别是见过江家人之后,有那样的长辈,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就算以后有个什么,也不会太离谱。
“张建林,洗碗去。”刚才心情还挺好,扭头看到没个正形儿的儿子,陈丽芳脸色一下凶起来。
张建林吃饱喝足,躺椅子上不想动:“容我歇一会儿。”
“哼,瞧瞧你一天到晚的干啥了,明年你都要当舅舅了,不说结婚,连个对象都没有,像话吗?”
张建林扭头问他爸:“我妈最近看我不顺眼,是不是就因为这个?”
张高义表情严肃:“你妈说的不对?”
张建山和刘莉夫妻俩憋笑,抱起儿子甩下一句话:“爸妈,我们俩带胖胖出去转转。”
“可是我不想……”
张建山一把捂住儿子的嘴巴:“不,你肯定想。”
张建林经历怎么样催婚张惠不知道,因为她只听大嫂说了一嘴,大嫂也只听个开头。
后来几天,她二哥没回家,一连三天都住在他们家,张惠就知道她妈催婚的本事肯定又升级了。
有人在经历催婚,结婚了的人在经历催生。
张惠给公婆家寄的吃的,总算送到了,晚上一家人坐一起喝茶吃点心,开始还说点心好吃,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江明升和苏棠计划什么时候生孩子。
潘乐晴说话还是非常有水平的,她说:“惠惠明年夏天暑假生孩子,我这个当婆婆的没有工作,有空闲,肯定要过去看看,等我从云顶县回来,估摸着就秋天了,你们俩要是准备生孩子,我看明年年底生最好,我能照顾的过来。”
文艳秋帮腔:“我看挺好,离明年年底还有一整年,时间也来得及。”
潘乐晴笑着抿了口红枣茶:“妈说的对,冬天坐月子也舒服。”
桌子下,苏棠熟练地踢了江明升一脚,江明升讲着他讲了好无数次蹩脚的借口,潘乐晴摆摆手打断他。
“别说你那些车轱辘话,我不爱听,我就是建议一下,听不听随便你们。”
“再说了,你去年就跟我说今年你们肯定生,今年都快过年了,你说的话呀,我也没上心,我随便听听就算了。”
“我就知道妈最开明!”见妈开始翻旧账了,江明升赶紧吹捧一句。
潘乐晴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江明升赶紧拉着媳妇儿跑了。
今天奶奶和妈火力太猛,夫妻俩不敢住在老宅,灰溜溜回他们自己的小家。
”走走走,回医院家属楼那边。”
江明升和苏棠都工作好些年了,都是单位的中坚力量,单位都给分了房子,他们日常住医院那边的家属楼。
“儿媳妇,明升和小棠要是不愿意生,你也别催的太急,看看今天,我看他们俩吓得不到过年的时候都不敢回来。”刚才一直没说话的江长安说了句。
“爸,我就是给他们提个醒,他们现在忙工作不生,等到他们职位上去,工作更忙,更难抽出时间。”潘乐晴也很无奈。
“有消息了?”
江松点点头:“嗯,听说明升他们主任要调走,调令估计年后下来,咱们明升有希望往上走一步。”
江长安沉吟半晌:“他们要是工作忙,还是让他们以工作为主。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爸爸说的是。”
江长安开口了,江松和潘乐晴就不再提这话。
潘乐晴笑着说;“咱们当时赶过去给他们小两口办婚礼,办完婚礼第二天又着急走,真不知道惠惠还有这样的好手艺。”
“何止,惠惠那丫头是厨房的一把好手,做出来的菜特别合胃口。”文艳秋和张惠住了一段时间,提起这个小孙媳妇儿,就没有不夸的。
“可惜了,今年他们回不来。”
“前些日子明彦打电话说,等孩子生了,明年过年要回来一趟。”
江长安唏嘘不已:“年轻人的看法跟咱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大不一样了,年轻人总觉得时间挥霍不尽,随口一说,就把话头支到一年后了,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有几个一年。”
“爸,好端端的,你可别说这些晦气话。”
文艳秋也跟着叹气:“不知道我们还活不活得到看到曾孙长大那一天,要是孩子出生的时候能看一眼就好了。”
江松和潘乐晴简直一个头两个大,不就是不让俩老出远门吗,这就演上了?
老两口一唱一和,江松和潘乐晴抵挡不住,最后只好说:“行,到时候您老身体还可以的话,就一起去云顶县行不行?”
“那肯定行!”文艳秋一口咬定,站起来:“老头子,该洗漱睡觉了,咱们可要好好保养身体。”
“说的是,咱们走着。”
潘乐晴简直哭笑不得,老小孩儿啊老小孩儿,真是一点都没说错。
家里的腊货都晒干了,年前张高义和陈丽芳夫妻俩提着拜年的礼物去了洪渠大队,一是提前拜年,二是问问托他们弄的枕头粑做好了没有,要是做好了就先带回去,最好赶在年前把给江家的年礼提前寄过去。
农闲有的是时间,胡秀在家没事儿,早就把枕头粑做好了,还做了十来斤红薯粉,用家里的小石磨磨了几斤芝麻五谷粉。
“今年收成不错,家家户户分到的粮食比往年多点,托惠惠的福,家里今年手头没那么紧,就多买了点杂粮,丽芳你回去帮我带回去。”
“辛苦大嫂这么想着惠惠,惠惠看到这些,肯定高兴的不行。”
胡秀笑道:“她喜欢就好,前些日子带话回来的时候,听说她啥都能吃了?”
“嗯,现在胃口好,给她做什么吃什么,一点都不挑。小江把她照顾的好,这一个来月身上总算长肉了,之前瘦巴巴的看着都不像是个怀孕的人。”
“那就好。”
家里还忙着呢,陈丽芳也没打算过夜,吃了午饭就要走,胡秀把人送到车站。
“大嫂,惠惠那儿我不放心,这回就不住了,等过年的时候我初二来看你和大哥,到时候你们去城里住几天。”
张高义点头:“丽芳说的对,惠惠那儿房子宽敞,你们早点来,住得开,想住多久都行。”
“我知道你忙,我看你初二也别回来了,大年初一我们去城里看你,陈觉的假期也没几天,我们也想早点去看看惠惠。”
“行,大嫂你们早点来,我做好午饭等你们。”
陈丽芳上车的时候,把钱塞大嫂兜里,不让大嫂还回来:“芝麻糊我就不跟你算钱了,其他的咱们一码归一码。”
说完陈丽芳上车,车门就关上。
趴在窗户那儿挥挥手,汽车就开走了,搞得胡秀哭笑不得。
“今天丽芳来了?”陈觉擦了把脸。
他今天下乡去了,又不在公社,没见到妹妹和妹夫。
“来了,丽芳操心惠惠,来家里吃了个午饭就走了。丽芳说初二回来,我说她那么忙,初二就别回来了,咱们初一去城里看他们。”
“是该去看看,惠惠怀孕之后咱们都还没见过。”
陈觉有私心,去城里也是想打听打听,明年上半年有哪些工厂招工。
家里两个儿子就要高中毕业了,要找工作了。
胡秀也这样想:“上次惠惠结婚的时候我听他们说,小江在机械厂很说得上话,建林现在这么好,也是小江教出来的,要是咱们家两个臭小子也能进机械厂就好了。”
“能进去当然最好。”
说实在话,云顶县几个工作,效益最好的肯定不是机械厂,钢厂、自行车厂才是好单位。
就是吧,这样的单位好归好,他们没有熟人,打听不到什么消息,估计也难进去。
“机械厂好,机械厂建厂才一年多,没有老员工压着,只要肯努力,出头的机会比那些大厂多。”
看看建林,听他们说,现在隐约有本地年轻一代技术带头人的架势。
“我看行,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们表兄弟几个要是能扶持着起来,以后好日子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