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三藏法师的身边,哪有猴,哪有猪,又哪有那个沙和尚和白龙马呢?这一切,都是三藏法师探求内心的产物啊。
其实,猴子的故事,又怎么不是一个前人教导后人修道,让后人不要误入歧途的故事呢?花果山,花为阴,果为阳,阴阳相济,石胎父天母地,秉乾坤纳日精月华,乾坤日月尽同力,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十方三才,五行生发攒簇,这一切对应的便是先天,也即是人之婴儿的时期。
猴本先天,可因归于猴群蒙昧了先天本性,正如赤子婴儿那般心灵纯净可却随着长大变得不再纯净;猴子欲求仙道,但也要先修人道,因此猴子漂洋过海去到了人类国度,从四脚着地间或两足行走完全的化作了挺胸抬头双脚直立的人。
何为人?顶天立地啊,这一段路,是猴子找回先天本性的前缀啊。
大圣之姿应战小圣杨戬,老阳至巅峰成了至阳,不给自己留有余地,便全功尽破,败于杨戬之手,这便是走了歧路。
一本《西游记》,写遍儒释道,也写出了内心的求索,不论是三藏法师,还是那只猴子,亦或者那个六根不净的猪,还是那个虽然吃人但是后来又勤勉不语的沙和尚,或者是那匹以西方龙三代表着乾之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白龙马。
都是在给出答案。
“其实,我才是心猿啊。”
守住心猿牵意马。
六耳化去全功,也将己身补入了这一片小世界,由虚化实,借假修真,六耳的这最后一片拼图,拼上了。
四猴血脉与三葬分神分属心猿意马,元神三藏,七情六欲的水亥猪,以及最后代表着的克制平衡的沙和尚,也即是木母。
如此五类攒簇,秦月楼大道已成。
四猴血脉尽数划入己身,元神统御阴阳二神,金身无漏,已然成道。
此道名唤——无相心猿。
那颗石心酝酿已久的大神通也终于在这小世界五千年沧海桑田的变更之中诞生。
名曰——无相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