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是那座摩崖石刻!

陶渊然微笑道:“就辩这个‘清静无为’。”

赵戎面色平静,似乎早已了然,只是下一刻,老者说的话,却让他眼眸一眯。

“吾执‘有为’,汝执‘无为’。”

赵戎眯眼点头。

有为,还是无为,是儒道二家一直以来的争执。

但因为清谈只是辩论,并不是儒道二家问道,因此赵戎作为一个儒生持“无为”的论点,陶渊然身为道家君子持“有为”的论点,也不无不可,只要辩赢对方就行。

而这除了辩才外,也很考验双方对儒道二家的典籍的阅读量与理解程度。

于是在场众人便见到了这颇为戏剧性的一幕。

道家陶渊然率先抛出观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以君子将有为也。”

儒生赵戎反之。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七十九章 在下赵子瑜

“有为还是无为”,这是儒家与道家的根本分歧。

道家之所以主张“无为“,原因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