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乐不是李清泉,身为李家人,他却在炼剑上并无建树。与此同时,他在剑道上也成就有限,左右无望之下,李清乐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也就只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其他地方。
所以借助大势对内务院不爽的环境,悄然培养起了护商队,绕过内务院,组建起了剑庐的商队。有了商队,那些年交易频繁,也就积累下了大量资源。有了自己的资源来路,不用再依赖内务院的分配,在他的努力下,剑庐这个本就在剑宗畸形存在的部门,也就逐渐摆脱了原本给他设计的责任。
一个剑修一半的战力都在剑上,如果剑庐既有炼剑之法,又有强大剑修,那他自己就是一个宗门了,又何必依赖剑宗。而最初设计用来粘合剑宗各峰的剑庐,本就不应该独立。
但是缺什么就想什么,李清泉那些大师傅们一门心思都在炼剑上,本身也受尊重,完全没有精力多想。但是李清乐这个特例,炼剑半瓶子晃荡,修炼也看不到希望,清闲下来的心自然也就向着不该多想的地方倾斜了。
只不过,李清乐的想法,黄烁还真就猜错了。
第八十章 喝酒的意外
李清乐是个商人,一个有野心的商人。但同时他对自己还算有着清晰的认知。
首先,李清乐很清楚这七人的名单他自己没戏,无论剑庐的其他人,还是他的护商队的人,都没戏。
不是猛龙不过江,几十万的剑修云集剑宗,他只是动用情报网稍稍打听,就在这些剑修中发现了不少狠人。
单打独斗的剑修,处境可不比他们这些宗门弟子。剑宗弟子有宗门的保护,往往都是金丹期了,有了不俗的战力,有了完善的教育,才被放出去行走,积累战斗经验。
但那些孤狼般的剑修们,可谓一生都在争斗,和宗门斗,和妖族斗,和大自然的恶劣斗。他们也许根基差了些,装备差了些,但是剑修的精神却远比剑宗弟子精纯,剑道更成熟,战斗经验更丰富,战斗意志更狠辣。
说白了,这些都是大战延续下来的真正的战士,而剑宗弟子相对来说被温室保护的好了些,战斗意志这一项就还是差了些。
三峰的弟子还好些,他们有自己的剑道传承,有试剑的习俗,起码大壮这类门面弟子不弱于人。但是院系的这一脉弟子,更多的都是文职,甚至有些弟子一辈子都没正经战斗过。
反正李清乐知道自己不行,李清泉也不行,甚至李清泉很看好的黄烁,估计也不行。所以对他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却是通过黄烁,加入到大壮麾下。这是他目前唯一能确定的最好结果。他并不知道,黄烁可是相当有自信,自己能占据一席的。
所以这两人根本就是各怀鬼胎,聊的更是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