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铁手因为遭遇了一些变故,使他得以早日突破了、度过了“见山不是山”的过程,而进入“见山仍是山”的境界,重新回到捕快的行列里,回归诸葛先生的大帏下。
戚少商这时便要悄然引退。
这点诸葛先生也颇为同意:
戚少商虽然极有才干,但还是枭雄之心大于法理规律,草莽之气盛于公差守则。
一一要戚少商一生从事捕投之职,虽胜任有余,但也有不足之处、浪费之弊。
可是诸葛先生也诚不愿见:以戚少商这样一个不世之人杰,流放于野,沦为草寇,不为世所见用,郁勃难舒。
他想安排戚少商一条出路:
朝廷不适合戚少商。
戚少商不喜当官。
他既厌恶也唾弃当时的权贵佞臣。
诸葛先生也不欲戚少商立即回到江湖。
龙人大海,一旦重新形成气候,敢不成戚少商就会以他的才能和实力,与朝廷、宋军正面相抗。
这也是诸葛先生所诚不愿见的:
宋廷不能任用良将,不能留任贤人,以致人材都给迫反,成了对抗朝廷的正义力量。
一旦民心背向,就大势不可挽矣。
像戚少商这种人材,是兵家所必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