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说哈利·波特的回答尚且还在魔药天才的范畴,那么他身边这位银发小女巫刚才的那一番猜测就开始触及到更深远的核心了,关于魔药本质的一些讨论。

只有走到这一步的巫师,才是有资格被魔药学领域认可的,真正的“魔药大师”。

而此时此刻在斯拉格霍恩的眼前,一名不到十二岁的小女巫,似乎因为一些极为基础的知识和讨论,正在以他无法理解的速度闯进那扇寻常魔药天才可能要徘徊几十年的大门。

“那么以此类推的话,河豚眼睛的作用,应该就是肿胀药剂的核心药效展现形式?”

艾琳娜眯起眼睛,脑海中飞快地运转起来。

野生河鲀在自身受到威胁时,能够快速地将水或空气吸入极具弹性的胃中,在短时间内膨胀成原有的两到三倍以上,而瞳孔同样也是生物体身上最容易变大的器官。

要知道,正常人类在兴奋时,最先变大的器官就是瞳孔了。

绝大部分生物在激动、或者兴奋的时候,瞳孔都会出现变大的情况,这种幅度通常可以达到五到十倍左右,也就是说……河豚眼睛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膨胀”。

艾琳娜仔细看了看黑板上的板书,在“河豚眼睛”上停留了片刻。

河豚(uffers)是一个泛指的词语,其中包含了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的各属超过200余种鱼属,这覆盖范围甚至比起“圆脸胖鸡”所代表的鸮形目还要广阔。

“换句话来说,之所以会选择河豚眼睛而又不注明品种,是因为它所指向的是会自我膨胀的这个物种,而非一些更为细化的、特异化的分类,并且使用的还是它身体中伸缩效果和比率最显著的器官,而不是从生物学、化学角度考虑……”

而顺着这个规则推理下去,如果河豚眼睛的作用是赋予词条“膨胀”的话。

那么……

“蝙蝠……肝脏?这又代表什么呢?”

艾琳娜目光在肿胀药剂剩下的最后一个材料上停留了几秒。

根据经典的推论假设模型,任何一个假设在成立时,最好要需要三个可关联的“巧合”,而现在她距离窥视魔药学的神秘本源,还差最后一块至关重要的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