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起步就要至少誊抄七千份?
这种开化民智的成本谁能负担的起?
故而他到最后也不过是只将秦羽提出来的这个想法当成是一个美好却不切实际的理想。
等到编纂完教材,他也就像是彻底的看清楚了秦羽的为人,也就没有想要再去见娄圭,再去见秦羽的意思了。
没有必要。
荀绲也没有想到秦羽到底要怎么去解决这件事情。
身为家主的他,自然不能跟普通人一样,只用一个条件就卡死了全部的可能。
他自然是需要全盘考虑,将所有的可能性全都纳入进来之后,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假设。
秦羽真有什么能力能够解决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呢?
就像是那突然出现的神水一样。
就用他们根本想不到的方式,将这几千册教材全都给弄了出来。
可是荀绲也想不明白秦羽到底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将说文解字这种事情完全普及下去。
他自己的儿子,他自然是很清楚的。
荀彧的能力和他的眼界决定了他肯定不可能将这教材编纂的非常初级,非常简单。
尤其是在荀彧又粗略的说了一下他们编纂的教材都是什么样子之后。
荀绲就更是确定了这一点。